第761章來自楚國的反擊(第1/3 頁)
不用說,趙括下令大軍回返展開春耕大業是頂住了很大的壓力的。
在輕鬆拿下了蜀地之後,趙國朝堂上下,幾乎全都主張趁勢北上,直接揮師關中,解決掉秦國這個心腹之患。
這看起來是趙國朝堂上下被突如其來的勝利給衝昏了頭腦,但實際上,趙括知道,這是長期遭到秦國壓制之後,恐秦的後遺症。
簡單來說,就是翻身之後的趙國上下,迫切地希望徹底解決秦國,以防秦國死灰復燃。
這當然也沒有錯,但總歸是有些那麼點不自信了。
當然,面對群情洶洶的“放虎歸山,後患無窮”的言論,趙括也是給出了明確的回覆:所謂放虎歸山,重點不在放虎,而在歸山。
只有茂密而廣大的山林才能容納猛虎的歸養,才能形成後患。
而如今的秦國,從南至北、從東到西已經徹底地被趙國給限制住了,再無從吸取力量。因此也不存在“歸山”之言。
如今的情況下,趙軍繼續發起進攻,只會讓秦人更加團結在一起,從而形成困獸猶鬥的局面。
不如繼續圍而困之,秦軍為了保持足夠的軍力抵抗趙軍,窮兵黷武幾乎是必然的。
短時間內,為了應對亡國之危,秦人或許能夠理解和堅持,可若是時間一長,即便再理解,也難免心生怨懟。
一旦心生怨懟,矛盾也就會逐漸暴露。
而隨著秦國內部的矛盾逐漸變得尖銳而暴露,那時出手,才能事半功倍。
很顯然,趙括的說辭算是說服了趙國的一眾高層。不僅如此,根據這一理論,趙國也是制定了對秦的進軍策略:戰兵輪換,等待時機。
等待時機,自不必多言。
戰兵輪換則是要定期對圍困秦軍的部隊進行輪換。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充分地利用秦軍這塊磨刀石,給趙國打造更多的精銳部隊。
要這麼多的精銳部隊做什麼?
要知道,楚國可還有著廣袤的土地呢!
歷史上,秦軍攻滅楚國用了整整六十萬大軍,如今整個趙國上上下下加起來也沒有六十萬大軍。
雖然兵力上不足,但戰術上,趙括卻是能想辦法——步步蠶食。
是的,針對楚國廣袤的土地,趙國的辦法就是步步蠶食。從秦趙前線撤下的精銳部隊,會在修整之後部署在趙楚的邊境。然後,透過今天一個小城,明天一個小鎮的蠶食,不斷地吞噬掉楚國的疆土。
至於齊國,如果他們足夠老實的話,趙括並不介意繼續把他們放在最後一個位置。
就這樣,隨著趙括的王令下達,數十萬大軍歸於田園,轟轟烈烈的春耕隨即在趙國的土地上興起著。
與熱鬧的趙國相比,此時的秦國卻是有些愁雲慘霧了。
正如趙括所預料的那般,為了防止被趙軍突破,保持足夠的兵力對趙軍對峙,成了秦國的重中之重。
只是,以一州之力而抵一國之力,談何容易。
趙國這邊幾乎毫不費力地一堵,那邊秦國便已經要使出渾身的解數了。
三十萬大軍,幾乎抽乾了整個關中的骨血,饒是關中有著千里沃土,耕種著的卻只剩下了婦孺,更不見青壯的身影。
減產幾乎是必然的。
而這東拼西湊來的三十萬大軍,更是秦國丟之不去的沉重負擔。每日的人吃馬嚼,便足以令秦國的國庫不堪重負。
可在趙軍壓境的情況下,誰又敢縮減兵力呢!
越是不敢縮減兵力,越是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越是缺少人力物力,耕種的效果就越差,越差的耕種又會導致糧食的歉收,而歉收的糧食將進一步加劇縮減兵力
的迫切。.
顯然,秦國已經陷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