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1/3 頁)
等那些大學生面試完後,我在劉靚的帶領下走進了社長辦。社長姓張,三十五六歲,戴著一副金邊近視眼鏡,顯得文質彬彬。一聽口音,我就知道他是湖南人。他得知我的經歷後,馬上就顯出很欣賞的樣子。在看完我的簡歷和資料後,他說道:我們這兒都要求應聘者是本科生,但你的情況特殊。我也是從部隊出來的,當兵的人都能吃苦耐勞。這樣吧,我就破格錄用你吧,試用期3個月,每月底薪600元,以後視成績再加。明天就可以上班了。
我一聽這麼快就被錄取了,很高興。儘管我在應聘時經常碰到一些不很正規的報社,有私人辦的,有與人合作的,有的是打著報社的牌子實際上是拉廣告的,名義上是記者,其實只不過是一個拉廣告的廣告員。有的不但要交納一定數量的定金,還常拖欠工資。當時像那樣的小報在羊城有好幾十家。我還曾經受過一次騙。這家報紙雖然我也是此時才聽說過,但看到他們的辦公條件還可以,起碼也是在省級的科研大院裡面,我剛才也從採訪部主任劉靚那兒瞭解了不少情況,看來不會是那種騙人的小報。我很高興,不僅是因為我這個當時連表都沒填的人現在終於成為3名錄取者之一,而且這次終於能圓我的記者夢了。
當時報社還沒有什麼記者證,採訪時就開介紹信。報社給每人都印製了名片。當我拿到兩盒名片時,捧著名片仔細地端詳了半天,在我名字後面的那記者編輯幾個字,更是令我備感溫馨,它明白無誤地告訴我,這回我真地成為了一名記者。記得當兵前,我最大的奢望是能進入縣文化館搞專業創作,進入縣報社做一名記者。現在,我終於成為了一名記者,儘管這家報紙名不經傳,但好歹也算是一家省級報紙,這樣說來,比起我家鄉的那縣報不知好多少了。
剛開始時,社長只是讓我寫新聞,抓好的社會新聞。我也一連發表了好幾篇稿子。儘管在試用期間,社長許諾每月只有600元工資,其他的什麼補貼都沒有,但我每天幹得十分起勁,每天都趕到報社報到。當時與我同進報社的除了一位一週後就自行離開的大學生外,還有一個叫閔紅松的小夥子。我們在劉靚的帶領下除了採訪就是編稿。與我們一個辦公室的還有一位叫張艷的高個子姑娘,她來自大西北,畢業於蘭州大學外語系,白膚白皙,身材高挑,長得很漂亮,是塊做演員的好料子。本來她可以找到份好的工作,但她也像我一樣,愛好文學,總想圓記者作家夢,就屈就進入了這家報社。她的工作主要是編稿和畫版式。
可是,我高興得太早了。後面發生的一連串事情很快就粉碎了我的第一次記者夢。
第二章 從民工到流浪記者第12節 羊城初圓記者夢(2)
我從建築工地掙來的那筆血汗錢很快就沒有了,但我想到只要能捱到月底就有工資了。為了節約錢,我從不敢跟同事們一起去吃什麼盒飯,中午不是啃一兩個饅頭,就是買個麵包湊合一餐,到了晚上就回到出租房裡煮麵吃。好不容熬到月底,到了發工資的日子,誰知報社卻說由於效益不好,發不出工資了;這還不算,那個張社長還要求我們從現在起不要寫新聞稿子,稱那種雞毛蒜皮的社會新聞根本下不出蛋,賺不來一分錢,還得白佔版面,一再要求我們出去拉廣告,特別是醫藥和保健方面的廣告。這個月,劉靚和張艷沒有拿到工資,我和小閔兩個新來的自然更是沒有領到一分錢。在堅持了半個多月後,報社除了發給每人幾大包某藥品公司用來抵廣告費的&ldo;神仙糙藥茶&rdo;外,還是沒錢。這下不單是我們新來的,就連劉靚都不幹了。一天下午,劉靚因為工資的事和張社長在辦公室裡吵了起來。原來,劉靚本來在郊區的花都一家報紙做部門主任,是被這個張社長許諾以很高的待遇才過來的。第一個月他拿到了1000多元錢的工資,但隨後幾個月連起碼的工資都拿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