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礦渣堆積如山(第1/2 頁)
“麻煩啥喲,你們這些專家從燕京過來,給我們礦山想方設法,只要礦山能夠開下去,我這點辛苦算什麼。”
許紹希說著,帶著李唐等人繞過嘈雜的選礦廠,向礦層的傾向方向走過去,一邊走一遍閒聊著:“當年礦山開礦,我們這些職工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很多人還是拖家帶口。你說萬一礦山關了,不給大家發工資,我們這些人,沒有土地,沒有工作,一家老小怎麼辦?”
“總會有辦法的。”李唐能夠體會老人的擔憂。
他們走到高出,看著被挖去大片岩層的礦區,低頭向下看,深度超過一百米的深坑,不由得有些頭暈目眩。
“二十年前剛來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荒山,地表都是銅礦石,品位高的地方甚至超過百分之五。來了之後,上千人一人一把鐵鍬,熱火朝天的挖礦,後來才引進了各種機械。”
看遍了礦山的點滴變化,老人滿眼唏噓。
短暫的感慨之後,他又介紹道:“德門銅礦山是屬於斑岩型礦山,你們都瞭解斑岩型礦山吧?岩漿帶著礦物質,透過岩漿管道,湧到地面,在與地表岩層接觸中發生熱液作用,礦物質富集形成礦床。這個礦山的礦體,像一個漏斗,上寬下窄。我們把淺部富集礦體開採之後,地下深處的礦體,品位低,礦體還逐漸變小,開採難度增大,開採價值也逐漸變低。”
他從技術員開始,到如今的技術部部長,主要乾的工作就是摸清礦體的位置,準確指導礦層的開採。
礦山上的礦體在空間上的分佈,沒人比他更加清楚。
明知道礦山資源枯竭已經無可逆轉,他的內心,還是有著一絲奢望,也許有真正的專家,能夠提出更加先進的,別人不知道的開採方法。
也許地下還潛藏著還未發現的巨大礦體!
他們已經沒有退路,如果失去工作,他們又能去哪裡安家立命?
老人在這個礦山,付出了所有。
李唐深有感觸,看著滿目瘡痍的礦山,就像是大地母親身上的一個巨大的傷疤。
“走吧,我們去下一個地方看看。”
他們順著礦層傾向繼續往前走,翻過一個小山坡,很快看到一座巨大的人造山!
“開礦二十年,開出一噸礦石,就需要挖出數噸的礦渣,礦渣全都倒在了這裡。”
許紹希指著亂石堆積而成的大山,“礦山就算要關停,這些礦渣,也是一個麻煩。現在國家要求礦山閉坑,必須要做復墾複綠,佔地這麼大的礦渣堆積場,光後續的費用就得上百萬。”
“去看看這些礦渣。”
李唐一眼看過去,礦山道路在礦車來回碾壓下,路面平整寬闊,順路也就過去了。
當!
走到了礦渣上面,韋世興百無聊賴的撿起地上一塊石頭,猛地甩了出去,砸在遠處的石碓上,一聲脆響,碎塊飛濺。
“你去把剛才丟過去的石頭撿回來!”李唐面色冷峻的開口。
韋世興嚇了一跳,連忙小跑過去把剛才丟棄的石頭撿回來。
許紹希以為李唐生氣,連忙笑容慈祥道:“礦山上沒什麼人,在這裡丟一塊石頭不會有危險的,不打緊。”
“把石頭拿給我。”
李唐從韋世興手裡接住石頭,抓在手上仔細的研究起來。
石頭整體呈灰綠色,在岩石破碎的邊緣,隱約能夠看到黃色的紋路。
“這是中蝕變千枚巖。”他很快得出了結論。
何潤琦和韋世興看著這塊石頭,一臉懵逼。
許紹希露出讚許的目光,“確實是千枚巖!”
“潤琦,把微量分析儀拿來測一下。”
儀器在這塊石頭上對著測量了一下,很快讀出資料,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