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3/4 頁)
住一間,然後一間給劉母,一間給劉綺羅。然後待劉綺羅成親時,再為他在左近置辦個新房……
蘇誨自嘲般笑笑,錢還未攢夠,良人卻已是旁人的了,不知是不是該嘆一句世事弄人。劉繒帛為了他與母親攤牌,儘管最終他狠不下心去做那忤逆不孝子,可這份心、這份情他還是得領的。
他去了劉綺羅正在唸的書院,守株待兔地抓到了他。
&ldo;蘇哥哥。&rdo;自從上次後,劉綺羅見他總是說不出的心虛。
蘇誨對他笑笑,從袖中取出個錢袋子,塞到他手裡。
&ldo;這是?&rdo;劉綺羅驚疑不定地看他。
蘇誨若無其事,&ldo;你阿兄先前的俸祿都是交予我保管的,如今物歸原主。&rdo;
劉綺羅開啟看看,發現竟有好幾片金葉子,不禁趕緊往蘇誨手裡推,&ldo;這萬不可能,阿兄不過一個縣丞,哪裡有那許多俸祿?&rdo;
蘇誨向後一退,&ldo;我累得你阿孃大病一場,之前那些年多蒙府上照顧,這些銀兩既是賠罪,也是謝禮,還是我對你阿兄親事的一點心意。&rdo;
劉綺羅囁嚅著唇,忍了又忍,最終還是問道,&ldo;阿兄成親那日,蘇哥哥你會來麼?&rdo;
&ldo;我與劉繒帛早已情義斷絕,不再是情人,連友人都已做不成,充其量不過是同科而已,&rdo;蘇誨沉聲道,&ldo;我為何要去?何況你不覺得強人所難麼?&rdo;
不等劉綺羅致歉,蘇誨便轉身遠去,&ldo;橋歸橋,路歸路……&rdo;
作者有話要說:
打聽的孩子是開頭出場的 蘇誨的小侄子。
第42章 完結倒計時1
古人云時光飛逝若光電,蘇誨卻覺得這段時日何其漫長。
世事便是如此,越是刻意忘懷,越是難以忘懷,最後傷心傷肺,痛的苦的還是自己。
不過半個月功夫,蘇誨整個人都瘦了一圈,好在劉綺羅還有些良心,時不時會帶些飯菜來探望,好言好語地勸他。
開始時蘇誨自然堅辭不受,可耐不住劉綺羅將市井流氓撒潑耍賴的功夫學了個十成十,無奈之下也只能用了。相識近十載,蘇誨哪裡嘗不出劉母的手藝?心裡只道劉母並未恨他入骨,甚至對他有幾分憐憫之心,於是也不再推脫。
離劉繒帛婚期尚有三天時,劉綺羅吞吞吐吐道,&ldo;阿兄回京了。&rdo;
蘇誨執箸的手頓也未頓,&ldo;你明後日便不用來了,陪你阿孃阿兄好生操辦著罷。&rdo;
劉綺羅滿是同情地看他一眼,低聲道,&ldo;我是真心將你當做兄長的。&rdo;
&ldo;我知道,&rdo;蘇誨笑笑,&ldo;你做個客商雲遊天下的志向變了麼?&rdo;
劉綺羅挺起胸膛,&ldo;男兒之志,永世不移!&rdo;
儘管他與劉家再無幹係,蘇誨卻依舊生出些&ldo;我家有子初長成&rdo;之感,&ldo;若有難處,儘管與我提。&rdo;
劉綺羅那雙酷似其兄的眼睛閃閃發亮,猛地點頭。
蘇誨低頭微笑,掩去眼中澀意。
劉繒帛婚期前日,鄭紹竟從瓜州趕了回來,說是去吏部述職,可誰又曉得其間的彎彎繞繞?鄭紹對他二人的事早有猜測,故而當著蘇誨的面,對劉繒帛是半字都未提及,只約了第二日在聖和居一醉解千愁。
蘇誨只當他客氣,不料想第二日剛從翰林院出來,就見鄭紹的馬車在門口候著。
&ldo;晏如兄。&rd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