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4章 伯樂,朕(第2/3 頁)
人而已。
武三思開始收攏的寒門士子,雖然也或許有不少忠勇之士,但是這樣的人物就算再多,底層士子又能有什麼力量。
一百騎兵,足夠將他們屠殺殆盡了。
反倒是高家,掌握軍權的高家,才是李顯真正可以作為依仗的東西。
但是李顯自己卻並沒有太在意,或直接,或間接的和高家疏遠。
當然,就眼下而言,這不是什麼壞事,畢竟武后的眼睛隨時在看著,一個不小心,高氏就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趙琪。
所以李絢才能小心的動彈。
安多,用高家人來作為手腳,能讓皇帝放鬆戒備,同時又能讓高家人的力量為自己所用,同時又能迷惑皇帝。
想到這裡,李絢挑開車簾道:“去進奏院。”
“喏!”李竹沉聲應諾,馬車開始朝著蕃州進奏院而去。
今日已經初七,後日李絢便要啟程。
只要離京,他便是邏些道安撫使,邏些道行軍總管,蕃州都護,右衛大將軍,太子賓客,手上大小十幾州,三百萬之眾,數萬精兵,一旦朝中有事,他可以隨時起兵。
……
蓬萊殿中,皇帝一身藍色道袍,神態輕鬆的靠坐在軟靠上。
白色的內襯看起來很薄,但整個殿中的溫度卻不是很高。
看著手裡的奏本,上面清楚的寫著李絢今日在明德殿的一切,尤其是兩篇文章。
《梓人傳》和《馬說》。
尤其是其中兩句。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頗有治理風采。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更是難得的精彩。
李治臉上露出了無限滿意之色。
片刻之後,李治又翻出一本本章,上面記載的,赫然是李絢這一段時間在長安的所有作為。
除了少數避於人前的密談,其他盡皆在此。
李治的目光不由得在李絢的行跡和《梓人傳》、《馬說》前後流連。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輕微的腳步聲響起,李治下意識驚訝的抬頭。
武后穿著一身黑底金絲鳳袍走了進來。
“陛下。”武后稍微停步,微微福身。
李治擺擺手,問道:“媚娘怎麼來了?”
“臣妾有些疑問。”武后隨即在李治的身側走了下來,目光落在短榻上的奏本和密報上,隨即開口道:“陛下也看了彭王的《馬說》一文?”
“嗯!”李治笑著點點頭,說道:“他這篇文章頗有一些千古的味道。”
“文章的確做的不錯。”武后輕吸一口氣,神色和緩的說道:“今日在東宮,彭王所作篇章,的確天下佳作,配合招賢之令,必令天下良匠齊集長洛,鼎力封禪。”
李絢的招賢令,推何以求做都水使者,讓東宮介入清理渭河和洛河的工程之中,在皇帝和武后這裡之所以不受阻礙,便是因為封禪之事耗費極大,便是工匠也有嚴重不足。
如今用東宮出面,來招攬工匠,既能夠避開中樞的糾葛,也能讓民間物議停歇。
“彭王目光敏銳。”李治笑笑,如今但凡能夠助力封禪之事,都能得到他的讚許。
“倒是三思,三思做事太過莽撞急切了。”武后不由得嘆了口氣,目光低垂。
武三思今日在東宮的一番言行,在武后看來,一開始還好,但是慢慢到了後面,卻開始落入彭王的彀中,在不知不覺中得罪了太多的人。
尤其今日東宮人眾甚多,現在這時候,說不定相關事情已經傳揚了開來。
其他倒都好說,但是皇帝這裡……
李治笑著擺擺手,說道:“不必在意,不過小事一件而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