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4/5 頁)
四女相處的如此融洽,這讓我也終於放下心來,不用再為一些瑣碎的事煩了心。
幾日來無論怎樣也尋不著李華,這讓我有些納悶,這個小東西還是讓我不太放心,時不時的有些心浮氣燥,不過依他的本領,這個世上可也沒人再難住了他,後來實在忍不住向玉女問起,玉女說他是回了海島辦些事,也只好不再放在心上。
李鐵拳引著大軍回來後即緊張的投入了整軍備戰的一系列事務中。
依著李華所定的日期,第一批十五萬將士們分作了三路,郭明海、劉節才和張世泰各引了五萬眾已前出邊境,受各郡將軍們統一排程。第二批十五萬軍也分作了三路,張蘇裕、許寺和及楊林各帶了五萬軍也已隨後發往邊塞。水師師帥康良將水師分作了三部,每部戰船一千艘相協,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
江萬才十分的辛苦,人也瘦了一圈。如此大個國家不少事都需要他親自去處理,當然累的他夠嗆,我幾次想讓他多帶些人手,他卻說是什麼為百姓不惜死、為江山不留命,我也只能搖搖頭,從各方面給予他更多的支援,減輕他的辦事強度,如果人死了,那此為百姓為江山的話也不過成為了空談不是。
工部行事極為謹慎,張帆本就是個刻板之人,其性格也極為傲慢。不過在他的帶領下,工部各項事端進行的有條不紊。
太清各地興修水利的事務已是開展的如火如荼,據大臣們所言,數百萬眾的百姓投入了極大的熱枕,不少人吃住在工地,還有不少的義務工。地方官員們也能夠兢兢業業的投入其中,各村鎮之間的道路也因此而開闢了不少,這讓我很是開心。
龔進生抽調了近百位官吏進入地方整治吏治,在他的請求下我讓他做了個代我巡查天下的天巡監,只因其為人正且剛直,我便與了他臨事專斷之權,不久即聽說他竟然一出京即罷了數十官員的職、斷了近十位官吏的性命,這讓我咂舌不已,不過重刑之下方出清明這個道理我還是懂得的,遂也由了他去。
農田改造的事在農部的大力催促下也在各地轟轟烈烈的開始,對於這些事因為我本就是出自己農民家庭到是懂的不少,所以大部分的時間反而是與徐輝相處的久些。
我將從我們那個世界所知道的關於務農的一些方法講述與徐輝聽,這讓他很是驚訝,說歷代皇帝說是重農其實並未真正的重視過,而我的學識是貫通古今,當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我聽了後心情舒泰暗自得意,後來徐輝也時不時的有些新的主意讓我決定,也讓我很是暗挑姆指,當然大力支援,村村鎮鎮的合作化也由此奠定了基礎。
這次土地的變革明顯的起了作用,百姓們似乎漸漸忘去了曾有過的災難,南郡的百姓們所作所為最為明顯。只是我對於如何管理一個國度還是一無所知,只能在廷議中憑著自己的感覺選出自己認為較為滿意的建議,然後付諸實施。如此看來,無論在那個國家,國君的作為也不過如此了。
商部太學士王佐這些日子鼻孔都要翹上了天,平時裡對有些求他給些方便的大臣是一付愛理不理的模樣。據他報奏,朝廷現在一月的收益相當過去十年,百姓們的生活也漸漸的有了些起色。如此看來,驕傲的確是是需要些資本的。
各地大商戶在政策鼓勵下紛紛興起橫縱的聯合,成百上千的大商號在各地紛紛成立,隨著是驛馬制度的全面適應和改進,貨執行業也因此成為了經商中最好最賺錢的新興產業,貨物的流通速度大為加快,稅收當然也隨即水漲船高,京城裡的公子哥們都以能進入商部為榮。
我心裡明白,李華和我呆在這個世上的日子越來越少,玉女他們這次齊聚而來,說不定這幾日此事就能見了分曉,還是抓緊時間準備,以便離開時也能留下一個好的結果。所以平日裡無論是朝議還是廷議、無論是地方官員進見還是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