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傳承(第2/4 頁)
法可能太商業,太忽視電影作品的藝術性。但是,市場對電影的商業需求很大,你忽視了它,它就會被別人給佔領。就像日本市場,商業電影幾乎是美國的天下,歐洲市場,商業電影也是美國的天下。所以,這些國家只能玩玩自詡的高階藝術了。”
“但實際上呢?美國每年影響全球的藝術電影片少了嗎?沒有,反而很多。為什麼一個注重商業電影的國家藝術電影也不少呢?那是因為電影業賺的錢越多,那麼多樣性就越會顯現。”
“好的,老闆記住了。”王宇帶著策劃部的人認真點了點頭。
“美國人講工匠精神了嗎?英國人講工匠精神了嗎?德國人講工匠精神了嗎?沒有,他們都只是在講標準化生,規模化生產。所以,我們不否定工匠精神,但也不要全盤接受只用一種工匠精神。”
這是尹子雄在灌理念,好為人師嗎?或許有一點吧。
一般有點成就的人都喜歡好為人師,比如阿里馬,天天四處兜售他的理念與想法,四處賣雞湯與成功學。
這也人性的一部分,有點成就的人都喜歡好為人師。
當然,這不是全部,只能說是有一大部分。仔細的人都會發現那些你周圍相較於普通人成功的人個個都能說會道之徒,而且理論是一套一套的。
這就是鐵證。
所以,尹子雄有點這個毛病,好像還行,畢竟他說的東西不說完全正確,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況且這個年間,對於一些成功的人的道理在民間是趨之若鶩,凡是他們說了點什麼會迅速被信徒們捧為聖典。
如果說阿里馬在成功學有這樣的影響力,那尹子雄在影視圈有同樣的影響力。可以了尹子雄這些年一些言論與理論已經深深的影響了一批電影人了,說年輕一批的人是捧著尹子雄的電影學參與影視製作的都不為過。
所以,在尹子雄下班回家的時候,他就在車上玩手機的時候看到了網上已經開始瘋傳他新鮮出爐的“電影理論”了。
當然有人贊同有人反對,只不過贊同的太多了,幾乎看不到反對者的聲音,除了幾個六代導演發出的嗤之以鼻的聲音外。
“我覺得尹導說得對,我們被‘工匠精神’誤導太久了,標準化大規模生產這才是我們要追求的,而不是什麼‘工匠精神’,一個人磨剪子磨了五十年,確實是‘工匠精神’,但是五十年了磨剪子的工藝沒有改進,這真是好事嗎?”
“好像有點道理,我去日本旅遊,動不動去吃什麼百年老店,說某個壽司師傅做了幾十年的壽司,是‘工匠精神’。做同樣一件事情做幾十年,做幾十年的壽司,證明這個師傅沒有更好的賺錢渠道,思想被固化了,除了做壽司他難道沒想過開連瑣店,做大做強?”
……
尹子雄看著這些言論真的是哭笑不得,怎麼他的一番話能被極度的解讀呢?這樣極度的解讀下去,那就是本來是對的話也會變成錯的。
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人家本來的意思是想要成為聖人,就少點慾望多點聖人的道理。結果這後來的人傳著傳著就變成了要禁錮人的慾望,禁錮人的自由。
那尹子雄這個“不要只學日本的‘工匠精神’”可能會演變成一場徹底否破格‘工匠精神’的大討論。
“我反對非黑即白的理論,也反對過度解讀的錯誤思潮。我的本意是不要只學一種方法,只,只,只,而不是不要學習……記住我說的,不只是學‘工匠精神’,在市場層面更需要學習標準化、大規模生產的方法,在藝術層面上學習‘工匠精神’。求大家了,別過度解讀!”
尹子雄實在忍不住了,只好發了一篇微博來解釋這個事。
但看到尹子雄發的‘求大家了……’,然後下面迅速形成了相關的文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