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男怕入錯行(第2/3 頁)
來你打破了我們陵海公安局的記錄,以前沒有像你這麼年輕的民警,以後估計也不會有。”
以前在學校,經常為年紀小沾沾自喜。
現在參加工作,才知道年紀小不是什麼好事。
韓渝有些尷尬,忍不住問:“指導員,局裡以前最年輕的民警多大?”
“十九歲,跟你一樣也是中專生,不過他是省警校畢業的。”李衛國笑了笑,換個話題:“你家的船多大?”
“不大,四十噸。”
“四十噸不小了,花了不少錢吧,看樣子你家條件不錯。”
“什麼不錯,以前航運公司搞承包,我家承包了一條小木船,後來因為木船太小拉不到貨,就借錢買了條十五噸的水泥船。辛辛苦苦跑了幾年,掙了三千多,換了條二十五噸的船。”
韓渝看著前面排隊買東西的人們,接著道:“二十五噸也小,去年我爸把之前掙的錢全砸進去了,換了條四十噸的,這些年掙的錢全花在買船上了。”
借錢買船,賺到錢買大船,如此反覆,船民好像都是這樣的。
其實岸上的群眾也差不多,只是把錢用在蓋房子上,賺點錢把舊房子推倒蓋新房子,再賺錢蓋樓房。
李衛國沉默了片刻,又問道:“你兄弟姐妹幾個?”
韓渝擦了把汗,說道:“三個。”
“你排行老幾?”
“我最小,上面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現在搞計劃生育,以前可沒計劃生育這回事,韓渝不覺得兄弟姐妹多丟人。
不出來看看不知道,物價上漲的太怕人,只要是個商店門口全是搶購的群眾。
李衛國舉起手,跟在路邊維持秩序的民警打了個招呼,又問道:“你哥哥姐姐做什麼工作。”
韓渝連忙道:“我姐在濱江的海員俱樂部上班,我哥和我嫂子剛結婚,我爸貸款幫他們買了條船,也在江上跑水運。”
一家人大多在船上,李衛國並不奇怪。
作為沿江派出所指導員,像韓渝說的“家庭船”、“夫妻船”他見多了,除此之外還有“父子船”、“父女船”、“兄弟船”。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一是僱人要花錢,二來船上的人當然希望在日夜漂泊的水上和家人抱團取暖。
李衛國想了想,繼續問:“你姐怎麼進的港務局?”
“我姐夫以前也是船民,後來參軍,在部隊轉了志願兵。八五年大裁軍,復員安置到港務局,我姐也跟著被安排去了海員俱樂部。”
“你姐姐姐夫的工資應該很高吧。”
“我姐夫的工資還行,我姐的工資不算高,現在一個月拿一百三十六塊五。”
港務局是真正的大單位,有自己的公安局,工資很高。
海員俱樂部既是港務局的下屬單位也是涉外單位,跟東海的友誼商店一樣主要接待外賓。
據說裡面有商店、餐廳和高檔客房,商店裡不但銷售各種國產的優質商品也銷售三五香菸、巧克力、瑞士手錶和rb彩電等進口商品,不過去那兒買東西要用外匯券。
他姐姐一個月拿一百三十六塊五已經很高了,比自己這個快退休的正股級指導員工資多十幾塊呢。
人真不能比人,人比人會氣死人的。
李衛國感嘆道:“小韓,看來光學習成績好沒用,得有個好單位,在我們公安局你可拿不到那麼高工資。”
韓渝低聲問:“公安局工資很低?”
“像你這樣的見習民警,一個月只能拿五十三塊。見習期一年,見習滿之後一樣沒你姐多。”
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韓渝正想著上班掙錢幫老爸還貸款呢,忍不住問:“指導員,一年之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