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是你小子(第1/3 頁)
受“西西弗斯事件”的影響,本該平穩的《無間》銷量又有了小幅度上漲,不過漲得更快的是ar上的玩家評分,從最開始的94慢慢降到91,現在直接飆到96了。
評分人數增多後分值反而上升,這種情況還蠻少見的。
但陸啟知道口碑這個東西的影響將會比視野所見深遠太多。
四十二工作室已經搬到了軟體園e區,這期間陸續招募了兩名程式,一名美術,其他部門也開始逐漸齊全,人事行政,運維財務。
目前工作室全體員工數量已經來到了12人。
12臺裝置,陸啟又出去將近六萬。
策劃一個都還沒招著,你說陸啟要求高吧,也只是想找點兒新人,現在過來也就做些打雜的活兒,對能力什麼的確是沒那麼看重。
但說要求低那也扯淡,他更看重職業態度,思維方式這些軟性的東西,甚至看三觀,還挺挑剔。
就連英文版的活兒現在都是丟給新招的ui美術在做,反正有些遊戲內的美術字型英文也得她做,萬康這一來去又成了光桿司令。
……
“陸總,到您了。”人事唐玲遞過來一份簡歷。
她是加入四十二的第四個人,陸啟親自招的。
業務能力過關,知性內斂,談吐得體,有三十歲職場女性的閱歷,外形也姣好有親和力,無論是招聘培訓,搞企業文化,還是處理員工關係都有自己的見解。
唐玲的面試過程對陸啟來說也是一次愉悅的體驗。
關於招聘條件陸啟已經完全與唐玲溝通,讓她自己先進行初步篩選,聯絡求職者約定面試時間,然後進行初輪面試。
透過後再給到陸啟,楊海同和萬康這邊,進行技術面。
雖然理論上唐玲還得再去一趟hr面,談薪資什麼的,但基本上三位大佬這兒透過了那就是透過了。
除非對方待遇的要求真的特別逆天。
小團隊就是麻利,沒有大公司那些什麼先做面試題啊,幾輪中間間隔好幾天的流程,一套下來最多一個小時,面試者當天離開工作室,下一次又來的話那就一定是入職了。
陸啟也囑咐過唐玲,拿到他這裡的稽核結果後,即使是沒有面上的人也打個電話知會一聲,免得人家揣著忐忑苦等,以誠待人,儘量吧。
這些天他其實已經面了不少人,圈內人士對行業動態普遍更敏感,四十二目前稍有點當紅炸子雞的氣象,雖然可能沒有大公司穩定,但進去就是元老骨幹,投過來的簡歷越來越多。
甚至有些二線廠商,包括陸啟自己的老東家天蟲都有人來面試過。
陸啟當時還問了楊海同和萬康認識簡歷上的人不,天蟲階級分明的組織架構裡,內部聊天軟體上名字後面帶星星的,半顆星的主管級別,按理說當時在天蟲還算他們的上級。
但天蟲人實在太多,三人都沒聽說過。
面試的結果令陸啟很不滿意。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他越來越確定,網路遊戲和單機遊戲策劃在思維上真的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你在哪個領域呆得越久,越明顯。
因為玩家本身對兩者的期待就是不一樣的。
傳統意義上,在國家新興產業分類中,遊戲應該是屬於數字創意產業的一部分。
但近年來,隨著網遊的崛起,擴張,像一頭貪婪的猛獸創造巨量的產值,尤其是免費模式的盛行,它開始慢慢向服務行業轉變。
就如同餐飲行業,顧客來消費,你要拿出最合他口味的菜品,除此之外,還要附加上菜速度,定價,用餐環境,服務態度等諸多價值,將其奉為上賓,無微不至地關懷。
所以遊戲們有專屬客服,大r反饋渠道,這就是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