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不該有的學識(第2/3 頁)
他自己都還沒弄清楚……
城中的動靜驚動了已經到城牆上的曾知州。
他向下俯看,一眼就認出了身穿儒袍的範離。
聽著民眾的喝彩,他真沒想到,這個少年居然是傳聞中昌邑十四好漢中的其中一個。
看他在前面領著大夥的樣子,這範離大機率還是這些好漢的頭頭。
這麼年輕,就有如此膽識,曾知州看他的眼神又多了一層他意。
幾人嗖嗖爬上城牆,範昭他們還在那洋洋得意。
範離已經趴在城墩口檢視城外情況了。
待良久過後,他才猛鬆了一口氣,緊繃的神經也舒緩了下來,蹲在城牆後大口喘息著。
“大哥!金狗什麼時候攻城!”
攢足了力氣的範昭,趴在城牆上向外張望。
那官道林間果然有數十金騎在那遊蕩,興奮的吼叫問著。
“攻個屁!金軍遊騎是來探情報的,轉一圈就走了。”
範離總算放下心來,看來今日還輪不到他們拼命。
這是好事,誰不願意活著,打仗是會死人的,不想死,就只有不打仗。
“哥你咋知道的?”
範昭那榆木腦袋哪懂這些,但他好奇啊!
咋自己大哥就什麼都懂呢?其他人也不在那炫耀了,想聽聽範離的高見。
範離看他們那沒腦子的樣子,願不願意也再次站到城墩前指著城外的金騎給他們講解道。
“看到外面那些金國騎兵了嗎?如果是金軍主力,戰馬會著馬甲,騎兵穿生鐵重甲,除主要兵器以外,不會攜帶其他東西,而城下這些騎兵,戰馬並未著甲,屬輕裝騎兵,且馬上攜帶了行軍裝具,乾糧水袋一應俱全,只有長期執行情報蒐集任務的遊騎兵才會帶這些東西。”
範離指著城外遊騎,一件裝備一件裝備的給兄弟們解釋。
那詳細透徹的解說,聽的一旁宋軍將士都瞠目結舌。
這些知識,就連他們這些從軍多年的老兵都不知道。
也就百夫長以上的軍官,才看得出金軍騎兵,各兵種之間的不同。
一個儒雅少年怎會知道這些?
有些老兵打量著範離一身行頭,大多認為,這少年應該是哪位將軍家的公子,不然哪會懂得這些,看他的眼神也客氣了不少。
“哥,騎兵不都是這樣嗎?上了馬拿上刀,不是一樣能殺人!”
範昭還是沒太明白,繼續問道。
“你說的也對,是個人騎上馬拿著刀都能殺人,但騎兵與騎兵之間,是有差異的,戰鬥力也相差甚遠。”
範離反正也沒什麼事,就把問題說的更詳細了。
只不過,因為他說的太投入,竟沒感覺到身後多出來幾個人。
騎兵戰法,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時代。
如何能讓衝擊力強悍的騎兵發揮出最大的戰力,也是歷代軍事家必究的話題。
重騎兵的出現,大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可左右戰局的強大能力,讓重騎兵成為了國家實力的象徵。
直至宋時,騎兵的兵種以及如何作用,被細化到了一件兵器,乃至一雙馬靴。
輕騎兵與重騎兵最大的不同就是戰鬥方式的不同。
重騎兵甲重難破,擅衝鋒,而無耐力。
一場戰鬥下來,基本人馬俱疲,很難發起連續衝鋒。
如果城下是金軍主力,就不會是數十個只穿皮甲的輕騎了,而是烏泱泱一眼望不到頭,人馬皆著甲的鐵浮屠。
一名重騎兵最少需要三名僕役跟隨,再加上雜七雜八的隨行人員,一千重騎兵就有萬人的聲勢。
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怎麼可能不被青州城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