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頁(第1/3 頁)
兩刻鐘後,聽著訊息的郭聖通長舒了口氣。
她站起身來,目光越過連綿宮闕,直到天際邊。
一旦定下要治理黃河後,整個漢室便如同一隻能吞噬天地的巨獸般有條不紊地運作起來。
四月,王吳至黃河,率十萬軍民開始治水。
他認為,黃河之所以頻繁決堤,是因為黃河中上游水少沙多,導致洪水期淤灘,枯水期淤積河槽。
時日一長,導致下遊河床上升,形成了地上懸河。
河水超過河堤,逢著暴雨天,怎麼能不決堤?
王吳因此提出要在兩岸新築和培修大堤。
黃河入海因此會比原河道縮短大約一半的距離,下游的壓力會變小。
河水流速和輸沙能力相應提高,河床淤積速度就會大大減緩。
黃河主幹能低於地平面,就能減少決堤的可能性。
按照計劃,王吳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修築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裡的黃河大堤及汴渠的堤防。
這會固定黃河第二次大改道後的新河床,使得黃河能夠長期安流。
堤成後,王吳將治理汴渠。
汴河自河南滎陽的板渚出黃河,至江蘇盱眙入淮河,是溝通黃河和淮河的骨幹運河。
經過反覆試驗後,王吳決定讓黃河和汴河分流,復其舊跡。
即從渠首開始,黃河和汴河並肩齊驅,主流行北濟河故道,至長壽津轉入黃河故道,以下又與黃河相分並行,直至千乘附近注入大海。
在濟河故道另分一部分水&ldo;復其舊跡&rdo;,即行原汴渠,專供漕運之用。
這個計劃,須鑿山阜,破砥績,直截溝澗,防遏衝要,疏決壅積,絕水,立門。
不光工程量大耗時良久,還極其有難度。
推演時,王吳便發現如何選擇取水口位置是關鍵。
倘若水口選擇不當,不是黃河北遷引不過來水,就是黃河南徙,渠口被淹,河、汴混流,汴渠淤塞。
王吳為此費盡了心血,最終決定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回注。
在汴渠引黃段的百里範圍內,約隔十里開鑿一個引水口,實行多水口引水,並在每個水口修起水門,人工控制水量,交替引河水入汴。
渠水小了,多開幾個水門;渠水大了,關上幾個水門。
雖然麻煩了些,但從根本上解決了在多泥沙善遷徙河流上的引水問題。
至於滎陽以下黃河的支流,如濮水、濟水、汴水和蒗湯河等。
王吳選擇將這些支流互相溝通,在黃河引水口與各支流相通處,同樣設立水門。
這樣洪水來了,支流能分流、分沙,削減洪峰。
分洪後,黃河主流雖然減少了挾沙能力,但支流卻分走了大量泥沙,
如此自然大為減緩了河床的淤積速度。
而後還要鑿山阜,破砥績,直截溝澗,防遏衝要,疏決壅積,清除上游段中的險灘暗礁,堵塞汴渠附近被黃河洪水沖成的縱橫溝澗,加強堤防險工段的防護和疏浚淤積不暢的渠段等,從而使渠水暢通,漕運便利。
黃河長有千餘裡,汴渠也有七八百里,合計約二千里的築堤、疏浚工程。
國庫為此一次性便提出了三十億錢,郭聖通想再來三十億隻怕也打不出。
至於施工時間,雖有十萬軍民參與,但保守算來怎麼也要一年半的時間。
而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最起碼能換來長達百年溫和的黃河。
定陶以北大面積廢棄的土地能得到充分利用,沿岸農業生產會恢復過來。
無數被迫背井離鄉的人能回到家鄉,沒有比這更叫人高興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