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125:有“仙”自山上來(第1/3 頁)
第126章 125:有“仙”自山上來
宋家,燈火下一家團聚,自有一番悲歡滋味。
與此同時,又不禁湧起一份深深的憂慮:自家女兒雖然被陳留白搭救了回來,但整件事根本沒完,才算剛剛開始。
得罪了大仙,大仙豈會善罷甘休?牠若是衝進莊上來,該如何是好?
最大的盼望,自是希冀陳留白能留下來,救人救到底。
可腿長在人身上,陳留白如果要走,他們也無法說什麼。
非親非故,能夠出手相助已經足夠仁義,還能強求著別人照顧你一輩子嗎?
好在的是,陳留白似乎並沒有離開的打算。
二老大喜,趕緊讓女兒收拾出一間客房,又煮了兩三樣吃食送來。
陳留白並不客氣,大快朵頤吃起來。
不是為了果腹,而是嚐個心意。
宋家對他的心意確實熱情,特別是花娘,專門洗漱打扮一番,兩眼水汪汪的瞄來瞄去。
俗話說“讀萬卷書,走萬里路”,書並沒有讀夠萬卷,但路卻不止萬里了。
此時,他不禁想起洞天福地來。
狂喜過後,靜下心來,對那靈氣進行深層次的探討和了解,從而發現與歸納出了一些相關的規律:
從無靈之地的趙國,來到這方大得難以想象的大乾仙朝,一路上的經歷波折,當真是充滿了各種艱辛。
周天功堪稱是可以貫穿整個修行生涯的功法,只是隨著修為道行的晉升,執行的軌跡會有所調整變化;而且化神之後,在經脈裡流轉的就不再是氣血,而是元炁了。
在這階段,關於吐納法門的優劣就顯得非常重要,好的法門,能準確辨別,做出分析,好像裝備了過濾器一般,自然事半功倍。
那六安莊就得遭殃了。
他做的功課,依然是大周天。
但同時,對於心境性子上的磨礪,也是一種寶貴的經驗。
當走過來後,驀然回首,心頭有一種“彈指間,風霜沾衣不溼”的感覺。
他以前的修為太低,只處於小周天階段,哪裡能接觸學到化神後的東西了?
時辰已不早,風雪越來越大,各家各戶紛紛關門閉戶,開始歇息了。
所謂“雜質”,指的是濁氣。
天地雖然廣闊,但其中蘊含的靈氣並不足以讓修仙者們肆意地汲取修煉。
可如今一看,並不是這麼回事。
歸根到底,還是得回到山上。
只是下山容易上山難……
即使是那“心性流”,也不可能說單憑領悟,就能超脫破境的。
那麼問題來了,在這方面,陳留白同樣欠缺吐納法門。
俱往矣……
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天地萬物,尤其是自然物,就不可能做得到完全純粹。
只是鬧了這一波,人心惶恐。
說來說去,任何的修行都與資源掛鉤,而不是光靠談心就行了的。
靈氣中混雜著濁氣的話,那吐納之際,就得注意了。
故而兩大根本法門,“觀想感應”與“採服煉氣”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他不是歸人,只是過客……
若非入夜,又天寒地凍的,村民們都尋思著要跑出莊,在外面躲避一陣風頭再說。
首先的是,靈氣的特性並不穩定,它如風,飄忽流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刻,皆會存在著變化差異;
因為師門那山,正處於一塊福地之中。
在那些地方,因為靈脈連綿深厚的緣故,靈氣才會源源不竭,充足飽滿。
在那片險峻無人的高大山脈上,他第一次感受到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