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1/4 頁)
場中,昔日地表凹凸不平的打穀場,早已被興致極高的兵卒們努力剷平,還在無恤囑咐下撒上了草籽,春後就變成了一片綠蔭場。在成邑,開春以來,每隔十天都有一場蹴鞠比賽。
目前場上,各有十一人,有一方穿皂衣,一方穿短褐,加以區別,正在場中拼殺,有攻有守,恍如戰陣。
趙廣德只能看到一個圓圓的球狀物忽而高,忽而低,它的每一次滾動,都會引發士卒們劇烈的爭搶。
衣著厚實的國人扶老攜幼,在打穀場外盤腿而坐,短衣短褐的野人氓隸雖然也被允許來觀看,但只能站在視野不是很好的外圍。
眾人經過幾次觀看,明白了這蹴鞠的規矩和有趣之處,氣氛已經十分濃烈狂熱,甚至都有了各自支援的隊伍。一球若進,全場喧囂;一方若負,捶胸頓足,叫罵聲不絕於耳。剛才直達鄉寺,嚇了趙廣德一跳的,就是眾人爆發的歡呼。
“有趣,真是有趣!”
才看了幾眼,趙廣德就挪不開眼睛了。
求收藏,求推薦……
第84章 蹴鞠練兵
無恤在一旁解釋道:“此蹴鞠之戲,其中有戰陣攻守之意。”
對此,趙無恤是有一些得意的,在這民間娛樂專案極具匱乏的時代,蹴鞠在成鄉引發的熱潮,他早就有所預見。
其實在春秋時期,蹴鞠的雛形已經出現,傳說,這還是黃帝發明的。在逐鹿之戰中打敗蚩尤後,黃帝將蚩尤殺死,把他的胃做成名叫“鞠”的球體,命士卒以箭射之,以腳蹴之,多中者賞。太古傳說,雖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自此以後,各國就有了“令作蹴鞠之戲,以練武士”的傳統。
大概是因為蚩尤所在的少昊氏之國就在山東一帶,目前蹴鞠主要在齊魯流行,無恤在新絳市坊裡也見人玩過。
但那種蹴鞠,還屬於單人娛樂性質,表演者隨著音樂節奏,以腳、胸、背等部位踢“鞠”為舞。技巧高明的還能同時擊鼓、奏樂,每每引來眾人圍觀,機智的齊國商人們就先用此法吸引人群,再叫賣他們的貨物。
來到成邑後,趙無恤在第一次練兵分配卒伍時,就向王孫期提出,以蹴鞠來操練鄉卒。
因為如果一上來,就讓這些粗鄙的鄉野之人聽金鼓、辨旗幟、練戰陣、習射術,同時還使喚他們去開挖溝渠等。短期還行,長此以往,鄉卒們雖然不敢反對,但肯定會興趣缺缺,效率不高。與其如此,還不如投其所好,以蹴鞠之戲誘惑之。
無恤改造過的“蹴鞠”,和齊地蹴鞠不同,更多仿照的是後世的足球和橄欖球。
場中眾人所踢的“足毬”由匠人制作,以皮革為元囊,內有吹得鼓脹的豬尿泡,再實以毛髮、米糠等,雖然比不上後世的足球,但彈性和質量還算不錯。
當然,場中的硬體設施比起後世的大足球場來說,就太過簡陋了:場上兩邊,各種植了兩棵修竹,高數丈,絡漁網於上為門,草坪上也沒有劃線,只是壘土為邊界。無恤以後世的足球規則為基礎,讓兩隊上陣,各十一人,以將球踢入球門多者為勝。
同時,也保留了橄欖球的肢體碰撞,對犯規要求沒那麼嚴格,所以這場比賽的對抗性非常激烈,在身體接觸的時候甚至允許使用摔跤的技巧。
透過蹴鞠,一來可以鍛鍊士卒的體魄;二來透過激烈的身體對抗,可以激發出士卒的勇悍、不服輸精神;三來兩方對戰,又能培養士卒的團隊精神;四來因有裁判、有規則,又可以使士卒養成服從命令的習慣。最終做到“令下則勇往直前,令禁則伏首貼耳”。
到那時,就算將這些新卒直接拉上戰場,面對轟鳴而至的戰車,大概也能做到“掌中握矛不抖,口中有唾可咽”了。
所以,比起往日軍中的聚眾群飲和六博賭錢來說,蹴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