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第1/3 頁)
仁慈心腸甚至超過了黨派關係的推動力。葡萄牙始終如一地對英國抱有同情,儘管德國進行了大力宣傳,而這種宣傳在強調德國武裝部隊的威力(遠遠超過了英國在這方面試圖做到的)以及在對知識分子實行特殊誘惑方面都是十分有效的。德國經常致力於挑唆人們對於英國或美國侵略葡屬各島和殖民地的猜疑,人們還認為,德國的宣傳是導源於這樣一些謠言,即是說英國的勝利對於&ldo;新立場&rdo;和其他獨裁政權同樣都是致命的‐‐這些謠言不脛而走,以致1941年1月23日艾登在下院作了一項宣告,大意是,英國的勝利將&ldo;保證各國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權利&rdo;。1德國進攻蘇聯,以及歡迎蘇聯加入英美大同盟,在葡萄分引起了相當的不安。從簽訂了德蘇條約那天起,薩拉查就已預料到德國最終會背叛蘇聯;2 1941年6月薩拉查政府的政策,正如透過官方支援的《晨報》所表明的,是重申它反對布林什維主義和繼續遵守最嚴格的中立的立場。軍團(葡萄牙的準軍事組織)中的一些人要求志願服役,在東方戰線上抗擊俄國人,但是該組織的領導者不主張志願從軍一舉,並發表了二項宣言,確認同那些正在和共產主義戰鬥的人團結一致,同時號召軍團成員在思想上作好動員準備,&ldo;在這歐洲的西端&rdo;一旦有此需要時就立即行動。《晨報》和軍團宣言對於共產主義的宣傳都作了警告。據說,這種慎重的態度使那些既同情英國而又反共的人(這種人必然是很多的)得到了寬慰。3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據說塞雷熱拉紅衣大主教曾指示他的教士們不要把共產主義的異端同俄國人民混為一談。4 第四節同西班牙的關係(1939‐1945年)葡萄牙對西班牙的態度已在本《概覽》的前面一卷作了描述,1這種態度把怕被這個比較強的鄰國併吞的恐懼心理和同一個極權主義與反共的夥伴國家團結的願望交織在一起,這裡只需回顧一下這個事實,即除了從1580年至1640年這六十年這段時期外,這兩個半島王國都已各自獨立存在了八百年之久,但是在這整個時期內,各個階層的西班牙人,從國王到無政府主義者,都曾一再被統一伊比利亞半島的理想所吸引而嚮往著它。1936年以來,兩國關係似乎進入了一種新的局面。西班牙內戰時期,葡萄牙人支援國家主義者,並且在1939年3月18日同佛朗哥將軍的政府簽訂了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2 如果一方面葡萄牙人願意減少他們對英國聯盟的依賴,那末,另一方面西班牙國家主義者就希望把他們從英國勢力範圍中拉出來。3可是,一些比較極端的長槍黨黨員並沒有放棄一個半島聯邦這樣的想法;雖然塞拉諾&iddot;蘇內宣稱他已竭盡所能加以抵制,但是巴利阿多里德電臺和長槍黨日報《向上週刊》1 下院辯論第5 輯,第368 卷,第322 欄。2 《義大利外交檔案》,第8 輯,第13 卷,第485 頁。3《法蘭西報》(france),1941 年6 月26 日報導。4 米爾:《歐洲的會合點》,第131 頁。1 《概覽,1939‐1946 年:1939 年3 月的世界》,第142‐143 頁。2文字見何塞&iddot;瑪麗亞&iddot;科爾德羅&iddot;託雷斯:《西班牙的對外關係》(jose arlarderotorres: belacioneseaterioresdeespana),馬槽裡,運動出版讓,1954 年版,第309‐310 頁。3 齊亞諾:《日記,1939‐1943 年》,1939 年6 月5 日。
所採取的方針卻引起了邊界那方的關注。西班牙在和葡萄牙締約之後如此快地加入反共國際同盟也是一個不愉快的意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