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七十年代末的婚姻(第1/3 頁)
在青松灣這邊的相親規矩,不是直接見面。
而是要找個中間人,約定個時間到一個地方,男女雙方遠遠的看上一眼。
雙方都要看的上對方,然後才開始交往瞭解。
在見面前,關於雙方的基本情況,只有雙方的父母瞭解。
當然了這年頭自由戀愛的風頭吹來。
還是有少部分人不用相親直接就結婚的。
比如在村上的一個知青就是這樣。
他和村上的一個姑娘自由戀愛,現在孩子都一歲大了。
至於宋朝陽現在的相親物件,他們家現在已經知道基本情況了。
就是四五里外,李子橋大隊人。
她家裡老爹是個做木匠的,她是家裡老二,上面有個姐姐,下面還有四個弟弟。
沒有讀過書,說是幹活的一把好手。
今年剛好十八歲,比宋朝陽小一歲。
至於人長得什麼樣子,還沒見到過,誰都不知道。
這年頭農村人結婚都早,特別是家裡兄弟姊妹多的,嫁出去可以節約家裡不少的糧食,所以不少的女孩可能還沒有十八歲就嫁人了。
然後到了婆家這邊就一邊幹活一邊生孩子。
一直生到三十多歲。
就比如宋朝陽他老孃徐翠萍就是這樣。
生到了三十多歲才停下來。
不過這種情況宋朝陽知道,如果穿越的世界還是原來的世界,那麼就維持不了多久了。
因為按照他的記憶,再過幾年到了1982年,計劃生育開始實施了起來,到時候想要生都不會讓你生了。
只是現在剛穿越,宋朝陽還沒做好相親的準備。
回頭看著自家的三間土坯房,還有他本來就打算高考離開這裡,所以結婚生孩子這種事情很顯然不是第一要務。
自己家裡現在都過的苦哈哈的,要是再結婚生孩子,那家裡的日子可不是更惱火了?
當然這是他的想法,這年頭更多人是想著年齡到了,那就該結婚生孩子了。
如果不是他站在歷史之外看這個時代,他也不會想著高考或者去乘上改革開放的春風。
應該和大部分人一樣。
現在這農村裡,他們這種教育程度不上不下的年輕人,很是迷茫。
當農民不甘心,但是想去更高又沒資本。
甚至於熬到二十幾歲不結婚,大多數人都會認為要麼就是自己有問題,要麼就是家裡有問題。
就像是二哥宋朝東一樣,他就是喜歡一個女知青,兩人好的都在談婚論嫁了,結果沒想到,後來人家靠著家裡的關係,不聲不響的就直接回城了。
搞得二哥現在都還沒走出來。
總覺得那女知青還會回來找他。
村裡的人都還嘲笑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女知青走了哪還有回來的?
說不定早就回到城裡和其他人結婚了。
家裡人雖然勸了他好多次,但是都勸不住,附近的姑娘也知道二哥在等女知青回來,在媒人那邊聽到宋朝東這個名字,當即就拒絕了,說是自己配不上。
搞得現在家裡乾脆就放棄了二哥,轉而讓宋朝陽開始相親。
也幸好二哥還沒結婚生孩子,要不然家裡的日子過得怕是更惱火。
現在這天氣,等到秋天的時候,分的糧食肯定不夠吃的。
多個人多張嘴,奶奶那個性子,肯定不會因為他們家人多了,做飯的時候就多放點糧食進去。
一般在這個時候,宋朝陽他們家想要吃,都是老孃想辦法單獨弄點獨食。
就比如去山裡撿點山貨。
或者去河溝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