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月氏國的血淚史(第1/2 頁)
那種處於黑暗之中自然而生的緊張感一掃而空,幾百人呈兩排交錯一字排開,從昨日行進路線左側沒探索過的路線出發,在寧無畏的帶領下向昨天的大殿走去。 趙無庸對寧無畏說的那壁畫很感興趣。 到了大殿,留下四五十名軍士繼續探查大殿,趙無庸帶著三個丫頭跟著寧無畏來到大殿左側壁畫前。 只有圖案,沒有文字,好像也看不出啥東西啊,趙無庸歪著頭看著那些畫面。 什麼意思呢?這特麼誰畫的,你好歹寫幾個字說明一下啊。 月無雙繞著大殿中央的石臺轉了一圈,來到趙無庸身邊,看著那些壁畫出神,眼睛裡面冒出了淡淡霧氣,走到壁畫前輕輕的撫摸著…… 趙無庸準備先去閣樓看看那些典籍和地圖,看看有沒有什麼線索。 “嗯?啥情況?” 趙無庸看著月無雙,“你——知道這畫的是什麼?” “不知道。” 月無雙搖了搖頭,“但我想我大概知道這是誰留下的。” “喔——” 趙無庸有點驚訝,“誰?” “我的族群經歷過幾次大遷移,已經延續了兩千多年,我的族群沒有自己的文字。” 月無雙沉浸在回憶中, “所有的東西都是由每一代的族老口口相傳。 為了生存,我的族群一直在草原上放牧群居。 大約在有紀元之前的兩千三百多年前,來到安息高原,在古巴比倫得到了休養生息的地方,可是才得兩百多年的安穩,蘇美爾人將我們族人趕走,那時他們稱呼我們的族群為古提人—— 我的族人無奈之下,翻過喀拉崑崙山雪山,越過塔克拉瑪干沙漠,沿塔里木河一直遷移到了敦煌。 歷經一千多年,一路顛沛流離,剩者十不存一。 那時的西方稱我們為吐火羅人,中原稱我們為禺支,禺知和月氏——” 月無雙哽咽著,斷斷續續的說道。“紀元前一百七十七年,北方胡人搶佔了我的族人安身立命的地方,於是大部分族人不得不沿著先祖的足跡,離開敦煌,流落到了伊犁河谷和伊塞克湖流域一帶。 而一部分不能承受流離之苦的老弱傷殘的族人只能南遷,融入了氐羌。 我就是去往伊犁河谷這一支族群的後裔。 聽族老們說,在伊犁河谷沒多久又被仇敵烏孫國趕出了伊塞克湖流域,不得不又越過阿爾泰山,經過伊吾盧到了樓蘭—— 而今我的族人面對胡人的屠刀,也不知道下一個目的地將要去往哪裡……” 月無雙悠悠嘆息,對月氏族人的未來一片茫然—— “所以,這裡應該是我的族人顛沛流離去往樓蘭的過程中,為了躲避強敵而留下的一個故地。” 趙無庸默默的聽完,為月氏人的命運唏噓不已。 沒有一個強大國家做後盾的民族,只能像月氏人一樣,幾千年中不是在遷移,就是在遷移的路上…… 此生不悔入華夏,幸好,兩世為人,都是華夏人…… 趙無庸不禁感謝那個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 那個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那個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那個把華夏民族推向大一統時代,對華夏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奠定華夏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 千古一帝。 不過月氏人還算幸運的,至少族群還在,歷史上很多族群早已消失在滾滾長河中。 看著還沉浸在悲痛中的月無雙,趙無庸也不知道怎麼安慰。 等到月無雙情緒穩定下來,趙無庸小聲問道“那你知道畫上畫的是什麼嗎?” “應該是仙人,族中一直有六個關於仙人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每隔百年會有仙人到這凡間渡人去往仙界,不過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我的族人親眼看見的最近的傳說,就是由一個仙氣飄飄的女仙子來渡人的。” 月無雙回答道,“其他五個傳說中的情形和這上面的圖極其相似,但是圖上的人是誰,以及在做什麼就不得而知,只知道是關於仙人的。” 趙無庸搖頭苦笑,看來這探險也沒意義了,正主在這裡都不知道的秘辛,還會有什麼有價值的線索留下。 那王陵也不好再去挖了,總不能當作別人子孫的面挖人家祖宗的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