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檄文,神兵(第1/2 頁)
六月,本該暑熱難當,卻因氣候變遷,帶了一絲清涼。 荊州刺史府議事大廳內,一眾文武官員分坐於兩旁。 此時劉表有意培養劉琦,每逢大事便讓他坐在身邊旁聽。 劉表說道:“曹孟德發來的檄文諸公都已看過,此事幹系重大,諸公有何教我?” 別駕劉先拱手道:“董卓擅行廢立之事,天下無不震恐,如今擅殺大臣,禍亂後宮,此等惡行人神共憤!主公當起兵討之,此大義也!” “主公萬萬不可!” 蔡帽慌忙起身,行禮說道,“如今我荊州初平,人心思定,若起大軍征伐,少不了徵用民夫,恐生民怨!” 從事韓嵩怒道:“如今陛下受困,後宮蒙塵,此奇恥大辱也!主公乃漢室宗親,豈能無動於衷?” 一時間,堂下議論紛紛,有要戰的,有說不能出兵的,各依其理,爭論不休。 主薄蒯良上前說道:“諸公所言皆有道理,討董乃是大義,各路諸侯定會領兵親至。然我荊州初平,主公又不能擅離,若選一大將領兵前去,身份上亦不合適,此事難也!”眾皆稱是。 劉表暗自思忖:“在洛陽之時,那董卓雖跋扈,但還算守禮,如今半年不到,竟弄到如此地步!即使無法出兵,也要在諸公面前表明態度。” 於是忿然說道:“我為宗親,不能為陛下除此惡賊,此大恨也!” 說罷不由落淚,在座眾人無不唏噓。 “既然父親有心出兵,那孩兒就替父親走上一遭吧!”劉琦朗聲說道。 劉表聽聞劉琦要戰,驚愕地張大了嘴巴。 “少主萬萬不可!”眾人大呼! 蒯越道:“少主年幼,當以保全自身為要,切不可身臨險地!豈不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況少主乎?”眾人紛紛附和。 劉琦道:“琦兒謝過諸位叔伯的維護之意。然,正因我年幼,此去方才萬無一失。諸位叔伯試想,各路諸侯無不聲隆日久,天下知名,若讓我一小兒上陣殺敵,顏面何存?若我荊州不出兵,必失大義,為天下看輕,或在討董之後成為眾矢之的。還是讓小侄兒去一趟吧!” 劉先說道:“少主所言雖然在理,但事卻不是說得這般輕巧。我荊州雖文事鼎盛,武備卻有不足。適才,先說出兵乃是大義所在,若主公領兵親至,自無不可。但若少主領兵,必要有幾位得力將領從旁護持才好。我荊州諸將多有要務,武藝高強如文將軍者一個也無,若無大將護得少主周全,不去也罷!唉……” 劉先搖頭嘆氣,很是無奈。 韓嵩想起一人,便說道:“練兵校尉徐晃倒是勇武過人,正可隨護少主,然戰陣兇險,僅此一人怕是獨木難支!” 在劉表父子的有意操作下,徐晃與荊州第一勇將文聘戰平之事在荊州已人盡皆知。 劉琦拱手行禮道:“小侄謝過諸位叔伯的愛護之意,然此事過後必定天下大亂,不去會盟怎能覷得各路諸侯虛實?各位叔伯擔心琦兒安全,但我軍之中確有一位將軍,武勇軍略皆不在文、徐二位將軍之下,若得此人同行,定能保小侄無虞!” 眾人聽聞,紛紛問道:“此將何人?” 劉琦道:“城門校尉黃忠!” 蔡瑁聽罷,不以為然道:“少主說笑了,一區區小校有何本事,竟能當得少主如此誇獎?” 劉琦淡然道:“練兵校尉徐晃與之交厚,一問便知!” 劉表聞言,便吩咐道:“速傳徐晃前來議事!” 少頃,徐晃便來至廳內,施禮道:“末將徐晃見過主公。” 劉表道:“公明不必多禮,適才琦兒說黃忠校尉武勇過人可是實事?” 徐晃道:“正是!” “與公明相比如何?” “晃不如也!” 眾人聞言,皆吃驚不已。 劉表道:“公明不必自謙,照實說來!” 徐晃正色道:“黃漢升非常人也,晃若與他拼死一戰,恐撐不過三十回合!且漢升神箭無雙,古之善射者怕也無過於此!” 眾人聽聞,盡皆啞然失色! 劉表驚問道:“公明此言當真?” 徐晃答道:“主公如若不信,可喚他來一試!” 劉表沉吟道:“如何試法?” 蔡瑁拱手道:“既然徐校尉如此推崇黃忠,想那黃忠定是個有本事的,主公何不從武庫之中取出那件兵器讓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