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換桃符, 黃月英(第1/2 頁)
眨眼間,年關已至。 襄陽城裡張燈結綵,大街小巷人來人往,有老人,有孩童,有壯漢,有書生……有穿綾羅綢緞的,有穿麻衣布鞋的,也有身上打著補丁的,那是剛遷過來,不會種地,到城裡給人家做工的。 不論男女老幼,也不論官吏百姓,人人精神飽滿,個個喜氣洋洋,都要趁著年底的熱鬧勁兒出來置辦年貨,串串街角兒,沾沾大年節的喜慶氣兒。 刺史府上下也開始忙碌起來:灑掃庭院,縫製新衣,採買酒肉,準備爆竹…… 劉琦與春桃也帶著幾個丫鬟僕役,把門前的舊桃符取下,掛上新的桃符。 只見那符上大書“日”“月”二字,兩位門神:鬱壘、神荼持刀而立,端得是威風凜凜。又是剛剛做好,看著紅彤彤的,又新鮮又喜慶! 劉琦見了,不由想起小時候的兒歌:“門神門神騎紅馬,貼在門上守住家;門神門神扛大刀,大鬼小鬼進不來。”他邊想邊唱了出來。 眾人聽了,只覺得新鮮,便跟著劉琦學了起來,不一會兒,家裡丫鬟、僕役都會了,一人一句對著唱了起來。 陣氏與蔡氏正在屋裡哄孩子,聽到動靜也抱著出來看熱鬧。 春桃見了,趕忙把孩子接過來抱在懷裡。那小劉琮兒興許是餓了,一個勁兒地在春桃胸前拱來拱去。 陳氏笑問道:“大夥兒這是唱得啥歌子,這麼高興?” 春桃笑道:“還不是公子唱的。大夥兒聽著新鮮,都跟著唱。” 說罷,那聲音又響了起來:“門神門神騎紅馬,貼在門上守住家;門神門神扛大刀,大鬼小鬼進不來……” 蔡氏聽了,也笑道:“想不到咱家琦兒也是個妙人兒呢!” 劉琦在一旁有些尷尬。 晚宴之上,蔡氏又給劉表唱了一遍。 劉表聽了也是精神一振,他撫須大笑,對劉琦說道:“你作的這歌子倒也應景,還有沒有,再來一支讓大家夥兒高興高興。” 劉琦心道:“裝了個逼,吃飯都不安生。”便搜腸刮肚琢磨起來。 聽到外邊爆竹聲此起彼伏,響個不停,他眼神一亮,故意沉吟了片刻,朗聲吟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劉表聽了,呆愣半晌。 原來,漢朝以前以五言詩為主,七言聯句較多,七言的詩卻是少有。 一會兒回過神來,他拍手讚道:“吾兒這詩歌自成一體,倒也清新脫俗,只是這屠蘇卻是何物?” 劉琦暗想:“記得屠蘇酒是華佗發明的,只是此時名聲不顯,此酒也不為人知。” 便對劉表笑道:“孩兒在洛陽讀雜記時看過,屠蘇是一種藥酒,古人年關之時飲用,善能驅邪避兇。孩兒想來正好應景兒,便隨口用上了。” 劉表笑道:“吾兒之才,勝為父多矣!” 一場晚宴,盡歡而散。 正旦日,天不亮,劉表便帶了劉琦祭拜了劉家歷代先祖,劉琦在心中默默祝福前世的父母親人,不覺淚下如泉。 祭罷先祖,劉表來至刺史府大廳之中,接受荊州大小官員的拜賀,也是頒下許多厚賞之物。 劉琦先來到後院,與兩位母親拜年賀歲,逗弄了一會兒小弟弟,便與春桃玩耍去了。 接著就是劉表帶著兩位夫人接受府中家將、護院、丫鬟、僕役的拜賀,發下不少賞錢,滿府俱是喜氣洋洋。 午宴之時,劉表對劉琦說道:“明日你需去你那岳父家拜年,禮物你母親已與你備好了。待明日用過早飯,我讓劉勇、劉安、春桃陪你同去。你有不明之處可求教劉安,切不可失了禮數!” 劉琦暗道:“大年初二拜岳母的習俗也是古今如一啊,我也順便去看看我那未過門的妻子到底醜成啥樣了。” 第二日一早,用過早飯,一行人便乘坐馬車,在幾十位護院家丁的保護下,直奔黃家灣而去。 原來那黃承彥研究的是奇門遁甲、五行八卦、儀表機關之術,在鬧市和鄉村之間很是不便,便找他那連襟劉表要了一座不用的營盤叫作劉家營的,平日裡帶著女兒和弟子泡在營裡研究學問。臨近年關,方才回到黃家灣老宅居住。 一行人來至黃家灣,但見此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澈,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好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