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第1/2 頁)
從這個角度來看,系統的因果判定還具有預判性。
江琬直起身,她不想在這裡多停留了。她怕那些巡夜甲士再叫來其他高手,猥瑣發育階段,還是少節外生枝為好。
她的真氣大概恢復了有三成左右,這個速度她不知道算快還是慢。但三成真氣已能支撐她自如運用風雷步,這就夠了。
城隍廟離這邊已經很近,很快,江琬就見到前方一條闊街,街左一片寬地,是規模很是不小的一座廣場。
廣場後方殿閣高起,樓宇成群。
勾簷翹角的建築群中排排紅燈起伏垂掛,此時燈火俱都點燃,照亮內外。
縱使夜深人靜,此時並無信眾流連,這座氣派的城隍廟也依然顯得肅穆又繁華。
江琬想起劉媽媽說過:「各州城的城隍廟是先帝當年初初建國時,便立即敕令建造的。各地城隍爺也都是先帝御封,全是咱們開國時因戰去世的功臣呢!」
在功臣死後,將其蔭封為城隍,又或是賜予其它神職。這種事情,華夏古代的各朝皇帝也常常有做。
不過他們這樣做,或許只是因為古人重視死後哀榮,也或許是出於多種政治考量。
而在這個世界,大周皇帝這樣做,江琬就難免思量,還有其它意義嗎?
莫非,這些死去的功臣,到了地下還真能繼續為周皇效力?
這個世界除了人有異力,世有邪靈,難道還真有冥神?
此時站在城隍廟前,因種種思緒湧入腦海,江琬甚至有了片刻畏怯。
她其實也曾問過劉媽媽神靈的問題,劉媽媽挺實在地說:「奴是不曾見過,總之大家都拜,奴也拜,大家敬畏,奴也敬畏。」
她又合十,忙忙說:「主君常言,子不語怪力亂神。小娘子,勿多問,勿多問。」
得了,當初在崖底,您還漫天神佛地一通亂拜呢,回頭又說「子不語怪力亂神」,矛盾成這樣,就可見您也是個糊塗了。
江琬鼓起勇氣,還是先用望氣術觀望前方建築群中的氣運顯像。
她雙目運氣,卻只見前方眾殿群中,最中間的主殿位置,一團清氣帶著濛濛金光,從那殿宇間散射而出。
這座城隍廟真有靈性!
或者說,它有物性。
正與江琬此前從秦夙贈予的那張歲寒劍譜上見到的氣相類似,這是同樣的物性,不同的表現。
但她沒有見到明顯異於人或物,而特殊存在的「冥神」之氣。
應該沒有什麼「冥神」,大概就是她想多了。
江琬微微鬆口氣,再繼續掃視兩邊建築。
第三十三章 一點靈光即成符
江琬主要想看的,還是城隍廟中的人。
這與之前觀察盛隆武館是一個目的。
城隍廟佔地頗大,可或許是因為在夜間,此時還停留在廟內的人並不似盛隆武館白日裡那般多。
江琬一共看到了三十二道「人氣」的存在,這些「氣」有昌盛的,也有淡薄的。
江琬無意去仔細判斷他們每個人的命運,她主要看的還是他們身體的能量強度。
三十二人中,有五名普通人,十六人擁有微薄真氣,五人的真氣含量略多些,江琬感覺,大約與她相差彷彿。
又有兩人真氣含量比她還更高一些,如果說她的是小茶杯,那這兩位擁有的就是大茶杯。
其餘四人,則有三個所懷真氣大約是她的兩到三倍,另有一人,最是顯眼——
他如一汪沉靜的池塘水,雖不能與秦夙和徐翁相比,可毫無疑問,相比起江琬,這位可又不知強到哪裡去了。
這是除秦夙、徐翁和清平伯外,江琬在這個世界看到的又一個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