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抵達高昌(第2/3 頁)
知道和洛陽的那幫傢伙有什麼關係?
不過既然他沒有被朝廷免職,那就說明關係不大。
“高將軍免禮,請上馬敘話!”
高仙芝翻身上馬,指著前方帳篷道:“殿下和公主一路辛苦,西域風沙大,空氣乾燥,旅行很耗費精神,卑職在前方搭建了帳篷,請大家隨我去休息!”
“高將軍考慮得很周全,多謝了!”
眾人跟隨高仙芝來到了帳篷區,有大大小小數十個帳篷,不遠處還有軍隊的帳篷區,天山軍有五千軍,高仙芝應該帶來了三千人。
李琇在帳篷內休息片刻,便派人把高仙芝請來。
李琇笑眯眯問道:“我記得高將軍應該是在安西,對吧?”
“卑職原本是安西疏勒鎮軍使,年初碎葉大戰後,被蓋將軍借調到高昌,任天山軍軍使。”
“也就是說,高將軍到高昌還不到半年?”
“正是!”
李琇知道元濤長期出任伊吾軍軍使,年初蓋嘉運改任隴右節度使後,元濤才接任北庭節度使。
雖然蓋嘉運也是攝政王的人,但絕不代表他和元濤就是同路人,恰恰相反,元彪居功自傲,根本瞧不起攝政王,他的兒子元濤也同樣瞧不起蓋嘉運。
按照慣例,北庭的三大軍中,以瀚海軍為首,天山軍和伊吾軍為輔,蓋嘉運調走,那就應該由瀚海軍軍使來接任北庭節度使之職。
但在元家的操縱下,來北庭還不到三年,寸功未立的伊吾軍軍使元濤搶走了北庭節度使一職。
這顯然壞了規矩,為了平息北庭軍內部不滿,兵部將瀚海軍軍使韓立升為安西節度府長史,原天山軍軍使田仁琬調為瀚海軍軍使,又根據蓋嘉運的推薦,任命疏勒鎮軍使高仙芝為天山軍軍使。
很顯然,蓋嘉運推薦高仙芝到高昌,就是為了防止元濤派心腹搶佔天山軍使,這也是蓋嘉運對元家不講規矩、吃相難看的一種回應。”
時機還不成熟,李琇沒有和高仙芝深聊,休息一夜,
次日清晨,送親隊伍在軍隊的護衛下,繼續向高昌城而去
高昌國的核心地帶就是今天的吐魯番盆地,同時也是大唐西州的轄地。
西州北面是天山山脈,南面是茫茫大漠,中間是一片狹長的綠洲,高昌故國就坐落在綠洲中央。
高昌國作為一個國家的實體,在貞觀年間就被大唐所滅,大唐在高昌國的國土上設定了西州,駐紮天山軍,現在的高昌國已經沒有軍隊和朝廷,更多是一種象徵意義。
高昌國只管轄著高昌城以及方圓百里的草原和農田,沒有軍隊,只有千餘名侍衛。
不過高昌王族利用自己交通優勢和原產葡萄酒的優勢,大力發展商業和釀酒業,高昌的葡萄酒暢銷大唐。
商業給高昌王族帶來了巨量財富,所以高昌國王麴洪雖然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君主,但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億萬富豪。
而高昌國的百姓在精神上依舊把自己視為高昌子民,以至於高昌國王在西域地區仍然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一般而言,西域王子都會在長安長期學習和居住,同時也成為人質,公主下嫁這種事情極少發生。
不過高昌國王在抵禦突騎施勢力東擴過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它的態度影響著其他西域小國。
所以公主下嫁高昌王子,實際上是對高昌國王數十年始終忠誠於大唐的獎勵,同時也是突騎施公主下嫁伊吾國王子的對沖。
三天後,送親隊伍抵達高昌城,高昌國王麴洪和王后親自出城迎接公主的到來。
送婚副使是鴻臚寺丞王魏,各種繁瑣的應對和手續由他負責辦理。
李琇和高昌國王麴洪寒暄片刻。
麴洪年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