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2/3 頁)
發起總攻擊,蘇軍突然在曼施泰因背後的刻赤半島登陸,而且登陸的是外高加索方面軍全軍,兵力數倍於德軍。這時候曼施泰因處於屯兵堅城之下腹背受敵的絕境。但他立即調兵面對刻赤半島蘇軍,只冒險以少數兵力監視要塞,很快穩定局勢。然後以一個漂亮的右路突破徹底殲滅兵力數倍於己的蘇軍,再回身突擊塞瓦斯托波爾港。僅月餘時間內用一個集團軍,殲滅了蘇軍前後合圍的一整個方面軍又一個集團軍,而且曼施泰因屬下根本沒有一個裝甲師!整個克里米亞戰役包括攻堅戰、追擊戰、防禦戰、運動戰各種作戰樣式,曼施泰因項項出眾,從戰役絕境中獲得了一次奇蹟般的勝利。他因此而獲得陸軍元帥軍銜。
曼施泰因的退卻戰法在他的個人檔案裡是極賦光輝的。退卻通常是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的作戰行動,是艱難複雜的組織指揮工作。從軍事觀點看,退卻是一種最複雜的機動,也是一門&ldo;最困難的藝術&rdo;。但它卻是解除戰場危機的一策。曼施泰因卻能夠創造性運用這一行動,阻止和擺脫了強大蘇軍的攻擊和追擊,並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多次出其不意地打擊了蘇軍,贏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多次使德軍從危機中得到挽救。
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慘敗後,整個南線部隊向西退卻,似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後來南方集團軍全部放棄頓河彎曲部向西撤至亞速海至哈爾科夫之線,蘇軍還在步步緊追,滅頂之災即將來臨。恰恰正在這時,曼施泰因的&ldo;特異功能&rdo;意識到反擊的機遇已經來到。因為蘇軍名將瓦圖京發生了失誤,錯誤地認為德軍只有退逃而沒有阻擊之力了,於是指揮方面軍在寬大正面上展開成一個梯隊猛追,兵力分散,戰線過長,後勤保障困難並失去了增援的可能性。曼施泰因抓住這一良機,堅決頂住蘇軍,同時縮短防線,抽出裝甲兵力組成了兩個裝甲突擊群,於1943年2月19日開始了堅決的反擊,為德軍奪回了戰役主動權。此次反擊被舉世聞名的歷史學家利德爾&iddot;哈特譽為&ldo;曼施泰因一生中最精彩的作戰表演,在全部的軍事史中,也要算是一流傑作&rdo;。
裝甲兵之父古德里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非戰場,德國裝甲兵的坦克曾一度創下令世人矚目的戰績。追溯這一戰爭往事,人們不能不想到被譽為&ldo;德國裝甲兵之父&rdo;的一位人物,他就是德國裝甲兵總監海因茨&iddot;威廉&iddot;古德里安陸軍一級上將。現代坦克戰理論不是古德里安發明的,但他卻是最早將理論付諸實踐的先驅。在德軍中,古德里安是最早研究坦克戰理論的,在實踐中,他對坦克叢集的通訊聯絡協調、坦克和炮兵、工程兵、步兵混合編組及協調、空地配合都形成了自己獨到的看法。
1888年,古德里安出生於東普魯士一個德國陸軍軍官世家。1908年,古德里安正式加入了德國陸軍,曾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他雖然接受過正規而系統的軍校教育,但對於坦克戰則是勇於創新、無師自通而遠勝他人。
雖然英國的富勒和利德爾&iddot;哈特最早提出高速坦克戰理論,並且世界上第一支實驗性的裝甲部隊也是英國人最早在索爾茲伯裡平原上組建的。但是,古德里安以驚人的執著超越了這些理論先驅,一手建立和訓練了德國的裝甲兵。可以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人所取得的一系列勝利都必須歸功於這個人。因為在那時,單是以各方兵力和裝備的對比來看,德國並不足以取勝任何一個歐洲強國,只是因為成功運用了高速坦克戰的戰術,才使得德國人取得了一時的勝利。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