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一州十一郡一百一十九縣!(第3/4 頁)
題的最重要根本。
只要江東能夠產出足夠多的財富,那一切問題都能應刃而解。
江南之所以北伐困難,最重要的原因不就是江南貧乏,財富、人力不足嗎?所以北方不需要有多少宏圖偉計,只要治國安民,休養生息,就可見完全,一統天下。
如今孫策一統江淮,論財富或許未必比得上整個北方,但他也不需要以一州抗一國,只要休養生息,人口、土地、財富能超過曹操,那就足夠了。
所以孫策說道:“如此,便將政令告諭各郡,令各郡太守勸課農桑,興工商,便市肆,輕徭役,薄稅賦!”
如今歲寒,九月北方已經天寒地凍,飄起了大雪。
但建康城中,九月還在丹桂飄香,隨著垂拱殿中的一紙政令飄出,長江兩岸,立即風貌為之一變,文治大興!
洪範八政,食為政首。
民眾首先感受到的便是糧食的充裕。
十月份,正是江東征稅的時節,官府通告淮南、豫章等郡方經喪亂,民人失所,故皆免今年賦稅,以賑災年。百姓大悅,人心遂安。
而近半的郡國沒有徵稅,官府手中的糧食卻一點沒有緊缺。
今年淮河南北大旱,十餘郡受災,但江南卻大獲豐收,民間鼓舞豐登,糧倉滿積。
尤其是今歲丹陽、會稽都已經開始繳納稅賦,公倉私廩皆充盈。
這三個郡,是真正意義上的天府之國啊!一郡獲稔,數郡忘飢。
丹陽、吳郡、會稽的這次豐收,使得民間出現了大量糧食富餘!以至於百姓糧倉堆積不下。
百姓不得不把葚幹、豆子清出倉廩,為免大量食物腐爛於野,百姓終於開始豐殖六畜,大量家庭養起了豕、雞、鴨等,甚至富庶人家已經開始蓄養牛、羊、驢、馬等。
江東豪強之家非常殷富,由於不立田制,一戶豪強之家可能有數百畝甚至數千畝良田,其家中養牛數十頭,甚至不得不僱傭百姓家幼子,專司為其家放羊。
至於豪強家子弟在做什麼?
那自是不用說,是在學校裡面學習,習文尚武。豪強之家,一戶子弟數十人都在宗族的學堂裡面學習。
而且不僅僅是豪強之家,如今海內漸平,民生漸富,官府一大要務便是興辦學校,推廣文教。
稍微有餘力的平民之家,父母也會送孩子前往讀書識字。
對教育的重視這方面,並不止於民人觀念,更在於官府官吏。推廣文教並非是一句空談,官府長吏、三老、士紳等都會教諭百姓,勸其將孩子送往學校。
沒有哪個父母,就希望孩子一輩子都待在地裡,以種田為生。
各地豪強都把子弟送去學校,強迫子弟讀書,百姓也是看在眼中的。
如今家中有了積糧,他們自然也是願意孩子在閒暇之餘去學校裡面學習文字,練習武藝。
如今的學校,或者說自古以來的學校,都並非是完全脫產的。在農忙之際,會給學生放農假,讓其去田裡幫忙生產。
哪怕天朝建立之後,這個假期都還長期存在。直到高度工業化之後,這種假期才逐漸從學校裡面消失。
父母肯定是都期望孩子成才成器,所以有餘力的家庭一般都會接受長吏及鄉老的勸誡。
而民間之所以這麼多家庭倉廩豐登,甚至已經逐漸有餘力供子弟去學校,自然也不完全是因為這一年的豐收之故。
其實丹陽、會稽民間一直不缺糧食,之前兩年的時間,只是官府沒有在這兩郡徵收賦稅,所以導致這兩個郡看起來素來積貧,無以助力於諸侯霸業。
但是民間百姓這幾年一直是在開墾生產的,尤其會稽郡,在虞翻的治理下,這幾年甚至連叛亂都沒有發生,百姓只要在經營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