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功冠全軍(第2/4 頁)
陽,旗幟蔽野,埃塵連天,鉦鼓之聲聞數百里。積弩亂髮,矢下如雨,城中士卒無立足之地,遂請降。
但為王尋、王邑所拒。
戰事到如此程度,已經非人力所能抗。
可即便昆陽之戰,最後光武帝大獲全勝,那也不是因為守軍能夠堅守城池。而是因為,光武帝率精兵來援,新軍又被隕石砸中連綿數百里的軍營。
而很顯然,這種事情是極難復刻的,而且黃猗確定,不會有人來救援自己了!
自己若是再不遁走,結局就會像昆陽城裡面的守軍一樣,欲降不能,有死無生!
黃猗立即說道:“先生大才,為我解惑矣!形勢如此,宜當機立斷,先走為上。只是敵軍已然圍城,我城中又未有騎兵,該如何突走?”
師宜官哪懂這些?
絕大部分時間,撤退都比進攻更難。
他連進攻都組織不起來,要組織撤退,那更是毫無可能。
所以他只能說道:“敵軍自東南而來,我等宜從城西向西北而突走。城下如今還只有騎兵,我等率精銳大軍突走,敵騎必然攔之不住。”
此時的黃猗已經是驚弓之鳥,完全沒有更好的主意。
於是他立即說道:“就如先生所言,我等入夜便自城西突圍而走。”
黃猗的想法很簡單,帶上五千士卒拱衛自己,就算是被敵騎突襲了,這些士卒也能遲滯對手,掩護自己突走。
可問題是,城外旌旗連綿數百里,士卒要比他黃猗更驚恐!
他作為主將,此時最應該做的是安穩軍心,鎮定自若,以使士卒穩住士氣。
可他這開城而逃,完全是在加劇士卒的驚恐之心。
尤其夜間,視線不明,他們又不敢大張聲勢,只悄然遁逃。
而趙雲所統帥的騎兵,則完全沒有這種憂慮。
視不能相見,故夜戰多金鼓也!
黃猗所部剛離城不足十里,就被巡弋的玄甲騎兵所發現。
一聲哨響,隨即四面八方都是金鼓之聲,到處是鐵騎嘶鳴,四方皆有廝殺慘叫。
而黃猗這時候才知道,自己究竟面臨的是怎樣絕望的處境。
彷彿四面八方都是敵人,而己方的部隊根本調動不起來。
說在夜間被突襲、埋伏,還能組織起來防禦的,那完全是在異想天開!
除非是倚靠營地、壁壘,對方沒有辦法四面圍攻,後方可以組織士兵排列陣勢。
在野地行軍中,連火把都沒敢打多少,士兵自相沖撞,瞬間就亂成了一團。
一伍五個人彼此都找不到對方,沒辦法恢復秩序,更何況是整個方陣了。
混亂計程車兵連統一長矛方向都做不到,無數士兵自己被友軍的戟刃、長矛給掛傷。
此正是騎兵用武之際。
趙雲縱兵追擊,將士見此大捷,膽氣益壯,無不一當百。
玄甲騎兵主力從城西水畔衝其中堅,淮南軍陣勢大亂,鐵騎乘銳崩之,遂奪其旌旗。
而敵軍散亂,無法反擊,鐵騎遂分為數隊,四面鼓譟,中外合勢,震呼動天地。於是淮南軍徹底奔潰,走者相騰踐,奔殪三十餘里。
鐵騎踐踏了一整夜,師宜官直接戰死在沘水之畔,士卒爭赴,溺死者以萬數,水為不流。
更關鍵的是沘水連結的就是芍陂,上游數以千計的屍體蹈入河中,源源不斷的有袁軍旌旗、死屍、遺骸流入芍陂。
正駐紮在芍陂沿線的守軍,見到這麼多屍骸、旗幟,不用任何思考,也知道在芍陂沿線,己方主力大敗一場!
而僥倖逃脫的黃猗也是徹底喪膽,逃到安風之後,完全不敢整頓軍心,又連夜帶著守軍逃亡壽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