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護送天子前往江夏?(第1/2 頁)
自從天子祭祖和親耕結束之後,朝政日漸平穩。
加上前線的劉備、張與和公孫瓚都頻頻傳來捷報,因此,除了每隔一日入宮教導天子以外,盧植幾乎沒怎麼摻和過政事。
沒想到,今日天都見黑,盧植都已經打算休息了,楊彪、蔡邕和諸葛瑾突然就上門拜訪。
四人一見面,楊彪目帶隱怒與擔憂,蔡邕急的來回踱步。
而諸葛瑾更是深深一禮,不等盧植開口,就先一步丟擲大雷:
天子失蹤了!
當下,盧植連馬車都沒等,急吼吼命令僕役牽了馬來,就跟楊彪等人趕來荀彧這司空府了。
這一路,氣氛凝重。
荀彧書房所在的院子之外,更是列了兩排士卒,這讓盧植四人心情沉重。
踏進院中,他們正巧就聽到裡面鬧哄哄的。
王允那句到地下給先帝請罪的話,更是格外清晰。
盧植雖然年紀大,但脾氣卻格外火爆,一舉一動雷厲風行。
一聽這話,他目中當即便燃起了熊熊怒火,袖袍一甩,便大踏步往書房去。
而楊彪在官場浸淫這麼多年,接連做過司空、司徒和太尉,在他面前,王允這老滑頭的伎倆完全不夠看的,楊彪一眼就識破了。
見盧植往裡衝,他也快步跟上。
蔡邕素來溫和待人,但骨子裡還是有著文人的硬氣,心下火氣也不比盧植和楊彪小多少。
三人步子邁得一個比一個大,以至於最後面跟著的諸葛瑾不得不提著衣袍,小跑跟上。
大門被盧植大力推開,待看清裡面的亂象,盧植想都沒想,張嘴就罵出了方才的話。
楊彪也沒給王允面子,本就看王允不順眼的他,藉著盧植的話就說了下去:
“以前就是個縮頭烏龜,現在連天子都照顧不好,真想死就死遠點,別在這裡添晦氣!”
雖然王允、楊彪和盧植三人,都對大漢忠心耿耿。
但楊彪、盧植跟王允卻是不一樣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楊彪和盧植走的是同一個路子:
剛烈!
兩人為官多年,都是直言進諫。
就算是當日董卓掌權的時候,兩人看不順眼都是直接剛。
董卓廢少帝,百官無人敢有異議,盧植庭審抗辯,差點被殺,最終被剝去官職。
董卓遷都長安,楊彪當庭反駁,丟了官職。
而王允卻自始至終都站在一旁看著,沒有輕易捲入禍亂。
雖說臥薪嚐膽,用的是曲線救國的方式。
但最後是張與出手料理了董卓,救出來天子。
所以,王允的行為就顯得有些牆頭草,隨風倒了。
也難怪盧植跟楊彪多多少少都有些看不上王允。
門口的動靜,立刻吸引了廳內眾人的目光。
荀彧聞聲轉身,看見面色不善的盧植幾人,稍稍鬆了口氣。
同時,心口的火氣也隨著那聲‘老賊’而消散了些。
“盧大儒!臨晉侯!蔡太常!”荀彧、麋竺等人紛紛上前見禮。
有官職稱官職,有爵位稱爵位。
蔡邕有侯爵,但有官職在身,便稱了太常。
楊彪被請來坐鎮朝廷,但三公如今都有人了,便只能稱呼他承襲而來的爵位。
至於盧植?
就算無官無爵,但他是聞名天下的大儒,也確實實打實的對朝廷有功。
別的不說。
光憑著劉備這個學生是漢王,他的名號都得排在楊彪和蔡邕之前。
王允見來的是這三人,也收了老狐狸的那套。
盧植跟楊彪,論出身、論名聲、論資歷、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