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豆腐屋(第1/3 頁)
威爾謝大道3575號,對於不熟悉韓國城的人來說,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門牌號。
但對於韓國城附近的居民,特別是遠渡重洋來到洛杉磯求學的留學生來說,這個地名卻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歡迎來到BCD豆腐屋!幾位?”
BCD豆腐屋是洛杉磯韓國城的傳奇餐廳,也是韓國飲食在北美大陸最具知名度的品牌之一。八十年代末,李熙淑與丈夫和孩子遠渡重洋來到洛杉磯,在獲得聖莫妮卡學院影象設計專業的學士學位後,李熙淑選擇了一條亞洲移民最青睞的成功之路-開餐館。
李熙淑以家鄉北倉洞為名,以特色美食嫩豆腐湯為主打菜品。在韓國,相比起大醬湯和泡菜湯,嫩豆腐湯並不是一道受歡迎的常見菜式。但就是這麼一個在韓國也算冷門的菜餚,被李熙淑做出了自己的風味,她創新性地在嫩豆腐湯里加入海鮮、牛肉等各式配菜,佐以獨創的秘製辣味醬料,BCD豆腐屋迅速在洛杉磯亞裔社群裡風靡。
時至今日,BCD豆腐屋已經成為了一個橫跨美國東西海岸的餐飲集團,被紐約時報稱作“韓國的麥當勞”。當然,這並不是因為嫩豆腐的味道與芝士漢堡有什麼相似之處,而是因為BCD豆腐屋三百六十五天全年無休,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營業。
無論是深夜宿醉想喝一碗醒酒湯,還是清晨起早要吃一頓緩神飯,BCD豆腐屋的出品與味道始終如一,數十年未曾改變。
對求學於南加大的亞裔留學生來說,距離他們僅3英里的BCD豆腐屋,也許不是他們最青睞的美食聖地,但一定是他們頻繁光顧的食堂。
一鍋豆腐湯,一條小黃魚,幾碟開胃小菜,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亞裔學子的青春從盛放到逝去。
韓易也不例外。
如果和同學約飯,他是萬萬不會選擇這家店的。想吃韓國菜會去兩條街開外的姜虎東烤肉或者先農湯,想吃曰本菜會到稍遠一些市中心的小東京覓食,而如果要吃華國菜,則會調轉車頭,駛向東邊的聖蓋博、阿卡迪亞和羅蘭崗。
但一個人的時候,韓易總會選擇避開用餐高峰,獨自駕車來到這裡。坐在窗邊,一口又一口地嚥下鮮辣的豆腐湯。
在天高地遠的異國他鄉,一個人的孤寂時光總是很多。
“一位。”
韓易朝老熟人點點頭,笑道。
“歡迎回來!”
前廳經理是個架著細長黑框眼鏡的瘦高中年男人,過去的四年裡,韓易與他不知道進行過多少次這樣的對話。看到韓易,他那本就狹長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顯得溫和而友善。
“你最喜歡的位置還空著。”
“謝謝。”韓易點點頭,輕車熟路地坐在了倒數第二排靠窗的桌子前。
“還是老樣子?”
負責點單的服務員也是再熟悉不過的面孔,扎到腦後的利落馬尾,麵餅般攤開的慈祥臉孔,這個大媽對於韓易的喜好再熟悉不過了。
“泡菜牛肉豆腐鍋,特辣。再要……”
“一杯冰可樂。”
異口同聲的二人相視一笑。
“好的,馬上來。”
四年裡,韓易從來沒有與BCD豆腐屋的任何員工閒聊過,他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他們也不知道他的。在這個人來人往的公共場合,雙方似乎都沒有時間添兩句關心。
但即使是這樣,他們也能一眼認出韓易,將他的喜好熟記於心。
這種既熟悉又陌生、既親近又抽離的感覺,是韓易選擇在這裡與新世界第一次接觸的根本原因。
還沉浸在震驚、彷徨和一點點興奮中的他,不知道如何面對另一個時空的至親之人,但他需要一個足夠安全的環境消化這一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