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攻守之道(2)(第3/4 頁)
,殺——”的口令之後便一正一斜地刺出手中木槍。
同組士兵手中的木槍所刺方向不同,其中一名士兵刺擊的是正面,而另外一個士兵刺擊的卻是左下角部位,而且刺擊方向傾斜。
這幾個口令相當簡單,但是練習起來卻並不容易,對伍長的心態和判斷力以及士兵的反應力和辨別力是個極大的考驗。
一開始的時候僅僅是訓練士兵的反應速度,因此倒還費得力氣不大,只訓練了短短五天,四個隊計程車兵便已經基本上能夠做到在聽到命令後迅即反應,從伍長髮令到士兵進入戰鬥位置不超過喘一口氣的功夫。
但是用草人進入實戰階段之後,問題就來了。
首先是口令問題,因為各伍口令基本相同,而相聚距離又過近,因此最後的刺殺命令往往相互混淆,經常是某伍的伍長喊出一聲命令後幾乎全隊計程車兵一起刺出手中的木槍,而草人出現在城頭的機率卻是隨機的,因此一次刺殺總有大部分士兵刺空。
這其實並不是伍長們的過錯,而是設計口令之人的失誤,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李*對此什麼話也沒說,只是往復地進行這種訓練。
於是伍長們開始自己想辦法變通,他們要求士兵們不要理會最後的刺殺口令,而是專心地盯著城頭,直到草人出現再刺出長槍。
這樣一來又有新的問題產生,有一些緊張計程車兵往往在草人剛剛露出一個頭便急急忙忙刺出了木槍,結果當然是全部便刺空。另外,由於沒有口令的指揮,兩名士兵無法協調動作,往往是一個士兵已經刺出,而另一個士兵還在呆呆站立。
在一次又一次枯燥的重複訓練中,伍長們終於逐漸理出了一個頭緒,最終經過總結歸納,所有的什長伍長級軍官統一了標準和規制,要求士兵們一律在草人的腰部露出城頭的那一剎那刺出長槍。同時規定,負責正面攻擊計程車兵為基準士兵,即組長,側面攻擊計程車兵以其動作為訊號刺出手中的木槍,這樣雖然導致側翼的攻擊比起正面的攻擊慢了一線,但卻並不足以影響刺殺效果。
而伍長們的指揮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城外舉草人的“藍軍”部隊在李*的指揮下作出的一些假動作也被這些迅速成長起來的伍長們一一識破。
沈宸後來去詢問李*,最後的刺殺口令明明是畫蛇添足的,為什麼不能廢除,還要保留。
李*對此的回答只有一句話:“那不是喊給自己人聽的,那是喊給敵人聽的……”
要讓士兵們對不同的口令形成不同的習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比如說總有那麼幾個士兵在聽到那一聲聲“甲組,殺——”“乙組,殺——”的口令時條件反射地做出刺殺動作,於是他們的伍長便給這些士兵加碼,經過近乎無比痛苦的訓練,全營官兵終於做到了對這種迷惑性口令充耳不聞。
現代軍隊與古代軍隊最大的不同就是,古代軍隊只要求士兵無條件服從,而現代軍隊卻要求士兵有自己的觀察和判斷能力。
這並不是說現代軍隊可以不服從命令,現代軍隊注重的是素質訓練,每個士兵僅僅是力氣大並不能夠殺死敵人,只有在適當的時候攻擊適當的地方才能夠成功消滅敵人,而這個“適當的”一方面需要軍官對作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總結歸納,一方面需要士兵的臨戰觀察與判斷,二者缺一不可。
李*並不想培養出一支如同提線木偶一樣只會做機械動作的軍隊,這樣的軍隊或許在陣列戰當中能夠很威風,但是在絕大多數作戰環境中並不佔優勢,不會觀察不會思考不會判斷計程車兵脫離了指揮官就會無所適從,或許這樣計程車兵可以打勝仗,但是面對敗局卻會全線崩潰。
李*不止一次地在訓練中強調白刃戰的重要意義,強調的並不僅僅是勇氣。未來戰場上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作為什伍一級的基層軍官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