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第1/2 頁)
不好的東西他能讓家裡人喝?喝了之後那張氏滿臉紅光聲音響亮,啥病都沒了!村子裡有水牛的幾戶人家都受到了熱烈追捧,有拿了雞蛋來換的,也有直接上門討要的,機靈的人家還直接做起生意來了,一碗水牛奶賣一個銅板。
等到陳世文知道的時候村子裡已經流傳起喝了水牛奶便能和陳舉人一樣考個小三元,做舉人老爺了,這讓他哭笑不得。
十月一過,待村子裡陸陸續續有人家挑擔出去賣魚的時候,今年的農忙也開始了,不過是短短的兩三天一片片的稻穗便泛了黃,積年的老農用手一捻,點頭,「可以了,早些收吧,晚了這天估計有雨。」
全家出動,一擔擔的稻穀便這樣拉了回來,擊打脫粒鼓風簸揚,一天下來整個人都累癱了,可望著筐裡飽滿的稻穀又都樂開了花。
陳老太爺:「今年的收成又比去年的多了兩成,老大待全部收完了你便安排著將穀倉裡的陳稻拿去賣了,把這些新的換進去。」
「知道了爹。」陳禮忠也是眉開眼笑的,往年新打的稻穀要拿好些去交稅,剩下的還要賣了買油鹽醬醋,一年到頭剩不了多少。
但如今兒子是舉人,免稅五百畝,這些收回來的稻穀就都是自家的了,農戶人家有了糧才能安心啊,有了糧食遇到荒年也不怕的。家裡收了這麼多糧食想來村裡其他人家都是豐收,這麼多的糧食來年日子也好過了,一天三頓吃乾的也還能剩下些。
這一場秋收持續了七八日,一大家子主僕終於在下一場秋雨之前把地裡的稻穗都收起來了,打脫粒了晾曬在院子裡,青石地板上滿滿的金黃一片,讓人瞧著就心生喜悅。
桂枝歪坐在椅子上,小聲哀嚎道:「姑娘,這農活真不是人做的,我不過是去撿些稻穗就累得不行了,難為老太爺那麼大年紀了還每天都下地,幹活比好些人都利索。」
劉玉真雖然沒有下地,但她和婆婆、二嬸在家裡操持著一大家子的吃食也是累得很了,這會兒也賴在塌上歇息。
「農戶人家便是這般了,到老都不得停歇,我瞧著你臉都紅了,快去取了我那潤膚的香膏擦擦,給其他幾個也取一盒,仔細脫皮。」
「謝姑娘!」桂枝一聽便來了精神,很快回來告訴她只剩下兩盒,若再不趕製下個月便用不上了,「那珍珠粉和制胭脂、香膏的香料都用完了呢,最近也沒打發人去府城,可怎麼好?」
「下個月啊……」劉玉真心念一動,道:「下個月是周家老太太六十大壽,他們家大管事親自來送了帖子請了姑爺和我同去,姑爺那會兒已經出發前往京城了,所以我們要去周家稍坐一坐。」
「周家姐姐那會兒應該會回來拜壽,我這就去寫封信你打發人送去驛站,讓她從府城給我們捎一些。」
「那可真是太好了,」桂枝興高采烈的,「府城的玲瓏樓也有賣那散珠的,都是做頭面挑剩下的歪瓜裂棗,磨粉最合宜,不若就讓他們幫忙磨了吧,縣城這的銀樓時常缺斤少兩惹人煩。」
「也好,」劉玉真點頭,「讓她多捎些,離了府裡後我們往後託人去府城採買的日子會越發少,往後也不知還有沒有這樣合宜的時機。哎,三姐姐那處鋪子也不知道生意如何,不然託了三姐姐帶也是好的。」
「定是興隆的!」桂枝肯定地回道:「姑娘您上回將這些年積攢的圖樣子挑了好的給了三姑娘,哪一樣不是人人誇的?您就放一百顆心吧!」
「但願如此。」劉玉真也是有信心賺些脂粉錢的,但是沒到出結果的日子總是讓人心裡惦念。
「咦,那不是錢貴嗎?」桂枝突然驚訝道:「他不跟在姑爺身邊急匆匆的這是做什麼?可是有什麼急事?」
劉玉真伸出頭去瞧,果然看見錢貴急匆匆的從正房出來,穿過院子往外走去,她記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