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農業生產(第2/2 頁)
自由轉動,從而使操作靈活,節省了人力和畜力。其次,曲轅犁增加了犁評和犁建,透過推進和提起犁評而控制犁箭向下或向上,從而使犁鏵入土或深或淺。曲轅犁還改進了犁壁,呈圓形,可將翻起的土推到一旁,減少前進的阻力,而且能翻覆土塊,以斷絕雜草的生長。因此直到清朝也沒有改進。
不過,這個從唐朝就發明出來的東西到現在的東歐都沒有發明。可見當地的生產方式有多落後,甚至比西歐還落後一大截。
至於第二個就有點被農民抵制了,那就是使用農家肥。
早在西周時人們就已知道田間雜草在腐爛以後,有促進黍稷生長的作用。《齊民要術》中詳細介紹了種植綠肥的方法以及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輪作的方法等;還提到了用作物莖稈與牛糞尿混合,經過踐踏和堆制而成肥料的方法。
不過,此時的歐洲經過中世紀的農業技術大衰退後,還是不知道這種方法。於是彼得決定親自幫助他們。
將人畜的排洩物經過堆積發酵後在他命令下被潑到了田地裡。這引起了農奴們的抗議,認為這樣會弄髒他們的田地。但是抗議無效。
而且,他們播種也是穴播的,不是中世紀歐洲農民常用的撒播。撒播的確省事,但種子分佈不均勻,而且播種淺。因為,人手撒出的種子,有時可能扎堆,有時可能漏掉一些部位。若是扎堆了,禾苗在生長時,就會出現搶肥料的情況,結果,扎堆的幾株禾苗,一個也長不好。而沒撒到種子的地方,又容易造成浪費。
而穴播則不同,在播種時,早就分好了行列,給種子留下了適當的生長空間。而在播種前,彼得還指揮農奴,用鹽水選種法,選出了顆粒飽滿的良種。同時,穴播深度比撒播深,更加利於種子發育。所以,這種播種辦法,效果好,產量也很不錯。
不過很快,到了收穫的季節。當收割開始後,彼得特地派人統計產量。隨著一捆捆連著麥穗的麥草被送到打穀場上,農奴們分出人手,開始分離麥粒。
經過一個月的忙碌,彼得自己土地的糧食已經收割完成。根據計算,整個多布羅加每畝地生產的糧食為180到220磅左右。
這個產量還不能和遙遠的東方相比,但是吊打歐洲是沒有問題的。根據這個時候的資料顯示,英國的播種和產出比是1比3,中歐是1比6。一畝地大約能出產120磅左右,而這裡直接就到了200磅。
在經過收糧、稅收後,彼得所擁有的糧食直接把康斯坦察和圖爾恰的糧倉裝滿了,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沒有裝進去。擁有這麼多的糧食,彼得和他治理的多布羅加就成為了整個瓦拉幾亞最富裕的地區。
這麼多的糧食,彼得將一部分拿出去賣來獲得資金。
因為擁有出海口的緣故,彼得的糧食賣的毫不費力。直接被商會裝上船運送到黑海各地,不過此時各地的貨幣五花八門,在售賣後還需要進行換算。最終彼得一共獲得了25萬瓦拉幾亞杜卡特。
對於賣糧,商會決定冒風險。他們知道波斯和北非地區缺糧嚴重,同時還有大量黃金沒法出手。所以他們和一些走私分子合作,先透過海路將糧食運送到特拉比松,然後透過陸路將糧食運送到各地。最終都有驚無險的回來了。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那些農民就不反對在土地上潑有機物了。不過為了照顧到他們的情緒,彼得讓人將葉子稻草秸稈等一起堆起來,這樣也能成為有機肥料。就看他們選擇哪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