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第4/4 頁)
他真正地看到人性善的一面,這有利於他走出人生過去的陰影。
朱允炆被罰去當義工了,他的幾位夫人中,除了原配夫人馬氏和三夫人劉氏之外,其他人都離開了朱家,另謀生路去了,三兒兩女中,有一兒一女被他們的生母帶走了,加上小女朱紫薇遠走大東洲,只有馬氏所生的二個兒子留了下來,諾大一個朱家就這樣散了。
妻離子散,嚐到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朱允炆倍感蒼涼,好在還有兩妻兩兒不離不棄,徐家又對他多方關照,就連他愛理不理的萬遠也經常來看望他,這才讓他有活下去的勇氣。
華歷十一年匆匆而過,朱允炆在家過完年之後,就開始到孤兒院當義工,每天工作八個小時間,除了管吃管住之外,並沒有工錢,晚上還要參加強制教育,學習各種法律,要考試透過了才能擺脫這種強制措施。
這種強制做義工和強制學習對朱允炆來說實在是一種磨礪,剛開始幾天他覺得苦不堪言,要不是家人經常給他打氣,他才堅持了下來。
當然,在孤兒院當義工也並不是什麼丟臉的工作,那些孩子並不像大人那麼多心機,誰對他們好,他們就跟誰親。朱允炆本人受過皇家最嚴格的教育,國學功底很強的,他負責教這些孩子國文,孩子們也都願意尊稱他為朱先生,這也讓他多少也找回了一點點為人的尊嚴,同時也找到了多一點活下去的希望。
“朱先生,您以前是皇帝,是不是每天都要上早朝啊?”這一天國文課後,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女孩壯著膽子向朱老師提出了一個她好奇已久的問題。
不過朱允炆的心頭不由得一顫,皇帝這一個詞,對他來說似乎已經很遙遠,又似乎很近,就像是一個魔咒一般讓他擺脫不開。
“朱先生,皇帝是不是像大總統一樣,什麼事都管啊。”又一個小男孩好奇的問題。
“皇帝。。。”朱允炆臉色有些黯然,然而當他看到圍住他的孩子的眼中都流露出祈求的神情時,暗歎了一口氣,道:“皇帝跟大總統不一樣,大總統是國民選出來的,為國家負責,皇帝是皇室選出來的,為皇朝負責。”
“朱先生,您以前是不是也要日理萬機啊?”另一個小女孩問道。
“不管是當皇帝還是當大總統,最要緊的並不是日理萬機,而是知人善任,有能臣賢佐參贊國事,皇帝也很省事的。”朱允炆淡然道,這是他對自己失敗得出的總結之一,如果他能夠信用方孝孺齊泰等重臣,肯定不會落到今日這般田地。
而朱允炆也知道,如果自己肯聽徐欽的建議,同意搞君主立憲,現在說不定還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不過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吃,一旦錯過了機會那就不會再有第二次。
“哦,朱先生說的是,萬先生就是知人善任才能治國平天下,以後我們也要到大東洲去追隨萬先生,跟他一起打天下。”一位十三四歲年紀的男孩一臉嚮往地說著,他早早就被告知,他可以選擇加入移民軍,等他十六歲之後就能到大東洲去闖蕩。
“對,萬先生出資辦孤兒院收養我們,此恩如再造父母,我們當然要追隨他,以報養育之恩。”另一個女孩一臉認真地說道,她的話音剛落,馬上引起四周的小夥伴們的贊同。
見這些孤兒對萬磊如此崇拜,朱允炆心中自然不是滋味。不過這是在大華民國,隨處都能聽到對萬磊的崇拜仰慕之詞。而作為一個失敗者,他只能活在萬磊那偉光正的光環的掩蓋之下,最多隻能當一個反襯,連正襯的綠葉都當不上。
“朱先生,您學問好,教書教得好,要不也跟咱們一起去大東洲吧。萬先生知人善任,一定重用朱先生的。”一個女孩一臉熱切地問道。
“啊!”朱允炆頓時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