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墨硯育文韻,提筆見真章 (下)(第3/5 頁)
聲美思不貳,隱有怨矣;廣哉熙熙曲有直體,文王大德焉。《頌》至矣哉,直不倨而曲不屈;邇不通而遠不攜;遷不淫而復不厭,若有此類者,五聲和而八風平矣,節度守序而盛德現也。
至於舞者,《象箾》、《南龠》、《大武》、《韶濩》、《大夏》、《韶箾》之樂舞,皆各有美感,至善至德。
今金君官府仿其遺風,宴請諸侯飲賞於流光寶殿,是以承舊韻而定大軌,禮天下而惠八方。乃伐諸地萬世謀和,賜福百姓千秋大業,共圖家國興和之事,戮力同心。乃擊賊寇千里之外,又聯他國共抗邪君。
至於鄉舍民坊,《下里》、《巴人》之曲又通各家,另有官府詳加教化,是有冥頑不靈好事之徒,不敢輕而起事焉。
此所謂孔公《論語》曰: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孟公《孟子》亦曰: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也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材料二
至大成金君時,各侯國貴胄紛起而亂之,數忘於禮。是乃六神流光府定而力舉平叛,派大將侏而滅之。
而金君恐,又曰:
“吾流光國乃承大體之數,千而有萬年哉。”
“《詩經》有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莫非邪氣大戰而破各國之元氣,致以國本動盪,民生凋敝。而吾與官府定戮力同心、恢復生產、開放集市,以至同和而免於戰,可乎?”
問君此變化,何故哉?君又何以視之?
…
眼見,幾炷香過後,林亦寒在詳細閱讀完這些題目內容後,便暗想道。
“真沒想到這異世界的試卷出得還真有水平。古今內外,無所不包,沒有點基礎積累的,還真答不上來呢。”
“還好師姐此前給我補過課,自己還點燈徹夜苦讀。”
“要不然…估計這題呀,可就答不上嘍,呵呵…”
“也不知道師姐和小春師妹她們答得怎麼樣了…”
“害…先別想這個了,還是趕快答題吧。”
“不然,一會兒鐘磬之聲響了,收捲了,那可就麻煩大了。”
想罷,只見林亦寒快速提起手邊的毛筆,在硯池裡沾了些墨水,然後便飛速地在試卷紙上作答了起來。
時光很快便過去了…
轉眼間,便來到了這第三場考試-文政經學的考試
眼見答完像選擇題、填空題這樣的常規題後,隨後出現的簡答題便讓他眼前一亮。
現世之市集,猶且開放之門愈加大矣,各行各業,無不包容。且煉氣大陸各國往來之勢,日益頻繁,是故所具優勢之多,融額之盛,不可估量也。
然其開放之勢大,而問惑俱出,難以答矣。大體及外國之資、技法之術乃侵我流光國,以至奪半壁。故我流光國日益困矣,而邪君之勢與他勢組織侵入,治理愈加困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前打鐵匠人王成亮乃訴鳴金署此外國之公司,狂佔市場,而吞之本國等傳統手藝之活也。
而後又有民鋪商司掌櫃進曰“諸國之資本,蓋乃流通已久,趨其利而恐其害,非長遠之計。故尤應變革,創新技藝、推陳出新、順勢而為、優勢以逐,善定經商之謀略,主應大局,是故經貿愈盛,資本愈繁,非不害我,亦助於我哉,何樂不為?也夫…”
且說三次正邪之戰,各國共舉議事而鬥邪君。是以天地上下一體,諸國沆瀣一氣,所向披靡,盡逐邪氣,封印邪君,以還安寧。
而近年各國之心有所離矣,且尤因國本不同,矛盾亦疏,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