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還要怎麼分封天下?(第2/4 頁)
兩年時間看上去不短了,但是對於想要醫治黃淮之間的“戰爭創傷”(治理氾濫的黃河),並且消化上次北伐的勝利果實,將包括山東、山西、北直隸、遼東、吉林、黑龍江、漠南蒙古、河南東部和中部等地盤,全都收入囊中,還想為下一輪的西征做好準備的李中山李大將軍而言,那真是太短暫了。幾乎是眼睛一眨,兩年時間就過去了!
好在這兩年當中,李大將軍也辦成了不少事兒。
首先是河道總督靳輔在他的支援下,終於又把氾濫的黃河給控制住了,黃河水再一次“聽話”地奔流入海不復還了。
其次是李中山在北京成功主持了北八省——山東省、山西省、北直隸省、遼東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漠南省、河南省的“共和制改革”!
主要的改革內容有:一、在這八個省設立許可權很大的總督府,開設省國人議政會,並且由總督和省國人議政會指派下面的州縣官員。
二、開始清點八省土地、人口,並且依據《天朝田畝制度》擬定了《北八省均田、限田辦法》,而且還在少數已經完成了清田查戶的縣開始試行該辦法。
三、指定北八省籍的國人、國士,並且從他們當中挑選地方官吏——挑選的辦法主要是考試、徵辟、察舉等等。
四、將北八省的部分荒地和沒收的“逆產”分配給大明的有功之臣——大明的有功之臣,包括李中山本人在內,都應該根據功勞大小,獲得相應的勳莊爵田。不過大明之前控制的東南各省相對地狹人多,所以只先給無田少地的中下層有功將士分配土地,至於上層或本就擁有較多土地的中層功臣,都沒有得到足額的土地。
這回拿下了人少地闊的北八省,終於可以兌現勳莊爵田了!另外,這次北伐可有80萬人參與,一仗打下來,光是國人就多出40餘萬!那麼多的國人,都得分田分地!
可別小看這一波分田分地,這要分好了,大明在北八省就算站住根腳了!
而李中山在過去兩年中辦成的第三件大事,則是主持了“北京和會”。北京和會又分成對日和會和對英荷西和會兩部分,其中對日和會就是“對日八條”,確定了大明對日本內政的“有限干涉原則”——就是干涉,但不深度介入,確保日本出現京都朝廷和江戶幕府對立,以及諸侯割據就行了。
而對英荷西和會則是邊打邊談!
在峴港大戰後,西班牙無敵艦隊就喪失了繼續在西太平洋和大明進行抗衡的能力,不得不退往印度洋。
隨後西班牙由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向維也納進軍和新西班牙南部被阿茲特克共和國光復,不得不退出戰爭,向法國、大明求、阿茲特克共和國和,承認了大明扶植的“西美帝”對於加利福尼亞等新西班牙北部地區的佔有,又承認了阿茲特克對新西班牙南部的光復,也承認了大明對西班牙的菲律賓殖民地的光復!
而同荷蘭、英格蘭(這兩國現在共用一個領袖)的談判,則和大明對荷屬東印度和馬六甲地區的攻略同時進行!
在西班牙無敵艦隊(其實是英荷聯合艦隊)遭遇重創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無法在西太平洋對抗大明,不得不於1685年初,放棄香料群島、巴達維亞和馬六甲等據點,撤往錫蘭島,全力經營印度洋去了!
由於荷蘭東印度公司退出南洋區域,大明和英荷之間也就不存在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了。
畢竟李中山對於奴役印度人民也沒什麼興趣——他的大明根本不需要印度市場,只要有新大陸和大洋洲的黃金、白銀,大明就有足夠遼闊的市場。
印度的人口,根本就可有可無。
當然了,他現在就算想拿印度也沒那餘力……如果吳應麒對印度有興趣,他倒是樂見其成。
而為了促使吳應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