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1/4 頁)
家裡的孩子都圍在身邊,沈氏的心情也很快調整過來了,因為子福勸她,換一個角度思考,畢竟家裡今年還有上千兩銀子的收入,不知比以前強多少倍。
沈氏一聽也是這個理,於是一心打點孩子們的吃穿,子福和子祿半年來個子都長了不少,衣服都需要重做。曾瑞祥見此雖鬆了口氣,卻也埋怨沈氏說:“兒子跟你一說你就聽了,我勸你幾日都不見你笑一下,合著我在你心裡還不如兒子重要?”很是彆扭了幾日,沈氏反過來又哄了他幾日。
月底的租子只收了三成,估計這場冰雹的損失還真超過了一千兩,母雞受了驚嚇,連蛋也不下了,沈氏一面張羅買新的雞苗,一面又張羅把大雞都賣了。好在家裡的雞都是在山上散養的,口感鮮嫩,周掌櫃給個不錯的價錢分批拉走了。
由於子福準備明年開春下場,所以這個夏收的假期基本在家苦讀,曾瑞祥沒事就去垂釣,子祿總陪著,子晴在家做些針線,沈氏在旁指點,如今子晴也能繡點手帕、荷包什麼的,家裡不缺錢,子晴也沒打算拿去賣,留著送人或打賞。只是後來做的多了,才會拿去賣了給自己攢點私房,這個是經過沈氏許可的。
忽一日,沈氏的一個好友劉玉蘭來訪,她原是一個寡婦,三十多歲,無兒無女的,在鎮裡的木匠鋪子裡幫廚做做飯養活自己。沈氏同情她無兒無女的可憐,常陪著說說話,劉玉蘭同情沈氏丈夫不在身邊帶著幾個孩子日子過得艱難,常過來幫著洗洗縫縫孩子的衣物,偶爾也帶點吃食過來給孩子解解饞,沒分家前兩人的關係就這麼的越走越近。
後來分家了沈氏搬到村裡來住後,劉氏就幾乎沒有過來,畢竟離得有些遠了不方便。如今劉玉蘭準備再嫁,特地前來說一聲,新嫁的丈夫在安州城裡做個賬房,兒女都大了,就想續個弦。劉玉蘭臨走留了地址邀請沈氏一定要過去做。
第九十七章、子萍提親
七月底的時候田氏特地過來說五毛要過週歲,讓沈氏準備一下。沈氏想到久未看望周氏,不若趁此機會去看看,順道商議送的禮物。還有新婚的朋友劉玉蘭,上次都沒來得及送一份賀禮,這次一併打點了帶過去。
沈氏帶著子晴去了安州,從周氏家出來,沈氏跟周氏打聽劉玉蘭的住址,周氏聽了說道:“就在這附近的街道,讓子萍帶你們過去,省得你們問路。”
沈氏聽了欣然同意,到劉玉蘭家街口的時候正碰到劉玉蘭夫妻倆出來,沈氏忙上前招呼,劉氏也是喜出望外的,拉了沈氏的手問怎麼找來的?
“這是我家侄女,她就在附近住著,送我們過來的,要不我還不知要問到什麼時候?”
劉氏聽了好好地看了子萍幾眼,子萍走後,劉氏細問了子萍的年齡,家裡情況,沈氏心裡一動,倒也沒有表現出來。子晴倒是想,要是真說成了只怕還是好事一件呢。
進了劉氏的家,沈氏拿出帶來的兩塊布料和幾件日常做的小繡活送做賀禮,劉氏很是感動,眼圈都紅了,說道:“難為你還想著我,說實在的,成親後也正經沒個朋友或親戚來看過我,今兒既來了,留下來吃飯,我們好好說說話。”
沈氏見他們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還有兩個年輕的媳婦在一旁陪坐,著實不便,看家裡的狀況也很一般,又念著她新婚,未必能當家作主,便說道:“今天就不了,家裡還有孩子吃奶呢。以後得空了再來看你,你若無事也常去我那坐坐。”說完沈氏就告辭了。
回到家後。夏玉過來了。夏收結束了,夏玉回孃家看看爹孃。想順便住一段時間吃點藥調養身子。在婆家被家婆成日唸叨也沒個好心情。
“二嫂,我這輩子可能就這樣了,不能有孩子了,成天離不開藥罐子。哪來的孩子?我家婆一天天在家罵我是抱窩的母雞,光吃不下蛋。可憐她兒子辛苦一年到頭,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