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祖孫,三代,皆英豪(第2/3 頁)
但隨後,大概想到了什麼,潘龍又頓了下腳步,重新回首,糯糯了下嘴巴,問道:“侯……侯爺,末將有一事不明。”
“說。”
“你接受了廣平城5萬郡兵的投降,為何將陷入絕境的10萬輕騎……趕盡殺絕?在那種情況下,他們除了投降,別無選擇,你完全可以招降,為你效力……”
“遲早反叛,何必招降?”
秦天抬手冷聲打斷道。
潘龍聞言一愣。
但很快,他便明白了過來,帶著一抹釋然走了出去。
這裡面的道理,不難理解。
加之聽了秦侯爺先前的那條毒計,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原因很簡單,10萬輕騎兵的家眷親族,都在陛下掌握的中州以及其他七州之地內。
只需一道聖旨,這些人的九族人頭就會即刻落地。
這就等於拿捏住了其命脈死穴。
因此,這10萬人即便暫時投降,其後也會反叛,絕不可能忠心歸順。
招降,反而是隱患。
如此多的人,作為俘虜收押,耗糧太大,根本養不起,更放不得,只能屠殺殆盡。
但5萬郡兵就不同了,他們的家眷基本都在廣平郡內。
而廣平郡,現在已經落入了秦侯爺手中。
不過,做出全殲10萬輕騎的決定,還有另一層原因。
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消滅,才能利用潘龍前去騙開城門。
否則耗時一長,萬一被廣平城派來的哨騎發現異常稟報回去,必將前功盡棄。
“劉郡守……”
秦天轉向站在一側的劉玄。
對這個人,他心裡可謂是相當複雜。
一方面,奉旨守城,拒不投降,讓他氣到牙癢癢。
另一方面,又心懷侯府,感念鎮北軍,內心抱有好感。
為此,一而再的勸阻潘龍襲營。
雖然起到的是反效果,破壞了自己偷家的完美計劃,但目的是為自己著想。
所以說,劉玄這個人本身也是十分矛盾的。
一來,忠於大乾,忠於陛下。
二來,感恩鎮北軍的為國付出,不忍被剿滅。
整個人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由此可見,這幾天來過的是何其煎熬。
“下官在。”
劉玄跨出一步,彎腰拱手。
想了想,他便附身跪在了地上:“下官慚愧,一再勸說潘將軍,差點壞了侯爺的大計,請侯爺降罪。”
說這話時,劉玄心裡很不是滋味。
勸潘龍,本意是避免鎮北軍被消滅,也屬兩全其美。
其一,為了侯爺,感念其恩,屬好心之舉。
其二,為了陛下,盡忠本分,15萬兵馬固守城池,可保廣平不失。
結果呢?
一番勸說歪打正著,幾乎導致鎮北軍的誘敵之計功虧一簣,有愧於鎮北侯。
潘龍也沒能勸住,自己反被扣了頂勾結叛逆的帽子,又失了城池,有愧於陛下。
兩頭不落好。
一想到這裡,劉玄的心情簡直就如同黃蓮,是又苦又澀。
“算了,念在你是為了本侯的情份上,這罪就免了,若你願意,郡守之位,你還是繼續坐吧,但城防你就不必再管了,由本侯的人負責,你只需為本侯治理好廣平的民生即可,按照命令,為本侯籌集糧草錢財。”
這是秦天一早就想好的安排。
劉玄在位幾十年,沒人比他更熟悉廣平。
交給他繼續治理,十分適合。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軍政分離。
戰亂年代,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