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渴求信仰(第1/3 頁)
陶森特共來了八個國家的使節,而最後能回去的只有兩個,那間會客廳裡發生了什麼,外界不得而知。
夏佐知曉了瑞達尼亞和那賽爾的結盟,事情將在冬天發酵。
他摻了一腳,或者說,他透過對其他使節的殺戮並放走西吉,向瑞達尼亞國王釋放了兩個資訊:
-麥提那不準備幫紅白老鷹的死對頭,泰莫利亞。
-麥提那是個炸藥桶,一點就著。
不僅是資訊,也是他初步在大陸上設立的人設,不國設。
這一點其實很重要。
在眼下時候,提前知曉北方戰爭的狀態,並非壞事。
一旦打起來,小規模戰爭擴大到全大陸戰爭,事態會不斷升級,這幫土著激烈的情緒上來,大家不知道互相情況,是肯定沒法坐下來談話的。
事到跟前。
大陸的一草一木都是被動的。
此種被動不是指戰事上的被動,而是沒有任何插話和操作機會的被動,成千上萬人殺紅眼後,事情的走向會落入夏佐最討厭的東西手裡命運。
所以夏佐展示了他的力量,他並沒有讓派洛特施法,而是強撐著透支力量點著了使節的腦袋。
提前展示這些,是為了萬無一失確保陶森特以南的發育空間,告訴對方底線。
以及讓瑞達尼亞放心開打。
夏佐的身份,在瑞達尼亞間諜系統中被看出端倪是早晚的事,不如徹底拋給對方讓其安心,剩下在陶森特的眼睛——其他使節——則沒那麼幸運了。
明面上的,都得死。
還必須是瑞達尼亞所殺。
至於以後打起來,麥提那幫不幫,幫誰,幫多少那是打起來後的事情。
這個冬天,他和瑞達尼亞相互交換利益和資訊,他需要對方幫忙扛事,對方想安心開打。
假如瑞達尼亞的國王不傻,他應該能讀的懂夏佐的意思,因為,不論出於任何角度考慮,就算夏佐今天不展示任何專斷的性格,不表態立場,麥提那能構成的威脅也犯不著對方率先突臉。
這一點翻開地圖看看便知。
南北之間隔著一串山脈,此刻正逢入冬,隘口首先會被凍住,冰冷的灶爐又可以帶走佃農家裡所有的餘糧,真怕麥提那給泰莫利亞運糧食,也是明年春天后的事情。
何況,這不是還帶著個那賽爾麼,它就是牽制敵方盟友的獵犬,位置正好處在小國側邊,和瑞達尼亞有海路貿易,開打後就會立刻變成供給航線。
話說回來。
仔細琢磨後,夏佐覺得瑞達尼亞這個國家,真的想掀起戰亂。
從細枝末節能聞出來一點他們對於這場戰爭的操作方向,比如,他們想用間諜系統的優勢來開啟戰爭,進而渾水摸魚。
派西吉來陶森特,就是給小國散佈戰爭恐慌,當全大陸每個人嘴裡都念叨著‘完了完了要打了要打了’,那麼打不打也不由得他們的對手了。
那種情況下,只需要一場小規模的會戰,一場牽動全大陸眼球的對峙,就可以看出綜合素質,軍事實力,人心以及排程後的最優對抗策略。
瑞達尼亞的老鷹,泰莫里亞的雄獅,這兩個領地並不存在誰瞬間吞併誰,兩個領地都很強大。
至此,用夏佐上輩子的話總結,天時、地利、人和,齊活。
白烏鴉葡萄園內,暖陽照射在臨時支起來的木桌上,花格桌布被空杯壓平,桌旁擺著草藥,湯鍋,以及幾個長柄勺。
夏佐伸了個懶腰,合上日記本。
以上內容和對大陸即將出現的戰爭推測,並不全是他的個人的無端聯想,而是從西吉這本審訊日記裡白紙黑字總結提煉出來的。
“渡鴉,你寫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