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第1/2 頁)
1941年11月16日,在提出授予潘菲洛夫師近衛軍榮譽及紅星勳章時,西方面軍司令朱可夫和軍事委員會成員hА布林加寧肯定地說,10月20日到27日期間,這個師&ot;擊退了德國法西斯3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師的進攻。在激烈的戰鬥中,這個師消滅了敵人將近80輛坦克和好幾個步兵營。在200輛法西斯坦克的進攻面前,沒有一個戰士臨陣動搖……這個師全體人員齊心協力、英勇奮戰,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手拿燃燒瓶向敵人的坦克部隊發起了進攻。在遏止住敵人的攻勢以後,這個師果斷地加固防線,使敵人繼續遭受更大的損失&ot;。不幸的是,就在這一天杜博謝克會讓站被突破。然而,報告已經被批准了,並且犧牲了的潘菲洛夫將軍被宣佈為戰鬥英雄,這個師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為了掩蓋不光彩的失敗和不讓潘菲洛夫師的聲譽受到損害,便創造出了關於28名近衛軍戰士的神話。克洛奇科夫之所以成為這一神話的中心英雄,完全有可能出於極其偶然的原因:他是4連犧牲的指揮官中級別最高的一位。連裡的貢季洛維奇大尉在那場戰鬥中倖存下來(他應該是在1942年4月才犧牲的)。所以,沒有授予大尉英雄稱號。
------------一步也不許後退------------
&ot;一步也不許後退!&ot;,是從朱可夫和布林加寧11月1日向西方面軍發布的命令中借鑑而來的。&ot;俄羅斯雖然地域遼闊,可我們卻毫無退卻的地方。莫斯科就在我們身後!&ot;這句名言自誕生那一刻起就只具有&ot;歷史意義&ot;。要知道,1942年1月發表那篇社論《繼承犧牲的28位英雄的遺志》時,蘇軍已經把德國人從莫斯科擊退,並進一步向西發動攻勢。
如果考察一下28名潘菲洛夫英雄戰士的神話,我們會發現符合實際情況的成分微乎其微。這場神話的真實部分只有:德國人在杜博謝克會讓站地區確實發動過兩次坦克進攻,政治指導員克洛奇科夫和他的大部分同志確實在戰鬥中犧牲。但是,究竟誰在那場戰鬥中犧牲,至今仍不為人知。之後不久,1942年2月到3月間,在戰場上設法找到了6具屍體,其中包括克洛奇科夫的遺體。所以,並不能排除28位英雄裡仍然有人繼續在德國人的警察局裡任職(像多布羅巴賓一樣),或者在弗拉索夫的俄羅斯解放軍裡服役。到現在為止,仍然不能徹底調查清楚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的28名潘菲洛夫英雄戰士中大部分人的命運。
至於為什麼1942年11月底開始把潘菲洛夫近衛軍戰士的功績奉為楷模,Дn奧滕貝格在1948年與偵查員談話時曾開誠布公地解釋說:&ot;當時,蘇軍戰士的堅定性問題具有極其特別的意義。誓死也要奪取勝利的口號,尤其在與敵人坦克部隊進行作戰時,成為一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口號。潘菲洛夫英雄戰士建立的豐功偉績正是體現這種堅定性的一個楷模(它體現在:4連剩下的人員並不是在敵軍第一次進攻後,而是經過第二次進攻,又過了3到4小時後才開始慌亂撤退。--作者按)。從這一點出發,我建議克里維茨基約一篇關於潘菲洛夫戰士英雄主義的社論。這篇社論刊登在1941年11月28日的報紙上。正如記者報導的那樣,這個連有30名潘菲洛夫戰士,其中兩人企圖投敵叛變。當時認為一下子就出了兩名投敵者不符合政治宣傳的要求,於是我在社論中就只寫了1名投敵者……&ot;後來,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報刊上仍然禁止刊登對於這一神話進行澄清的文章,而克里維茨基的社論《繼承犧牲的28位英雄的遺志》以及他以這篇文章為基礎後來寫的一些文章就成為標本。只有在更加透明的時代來臨後,才開始刊登有關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