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第1/2 頁)
……
事情的變化挺神妙的。
昨夜裡,婦人歸還了那半支銀葉子,葉撫便留下一本《清風》去歸還人情,了結這份因果,在原本的預料裡,不出意外的話,宋書生讀完這本《清風》,文運會提升一些,能夠中個舉人。
葉撫本以為婦人會心安理得地收下那本《清風》,畢竟她那麼看重孩子讀書這件事,卻不想她叫宋書生給送了過來。
那麼一瞬間,葉撫真的很想把宋書生收作學生。若是說曲紅綃和胡蘭都是交了學費才進的三味書屋,而秦三月更是自己收來的保姆的話,那麼宋書生便是葉撫第一個主觀意願上想要收作學生的人。
葉撫很珍惜自己這份感覺,便沒有像之前那般去了結因果。
所以,他在送給宋書生的那本《清風》裡留了一道考驗,考驗他是否能成為一個純粹的讀書人,等他通關了考驗,葉撫便會和他再次相遇。
葉撫其實一直希望三味書屋裡能有個純粹的讀書人,曲紅綃、胡蘭也好,秦三月也罷,都算不得純粹的讀書人。葉撫自己也是,也並不是個純粹的讀書人,所以他想讓三味書屋裡有個純粹的讀書人。
宋書生讓他看到了這種可能。
這份「可能」會不會變成「能」,也全在宋書生身上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楊柳何依依
沉橋江這個名字的確是不太好聽,當江、湖、河之類的地方和「沉」一字搭上半點關係後,總是不太吉利的。
離開青木村已經一天了,回頭還能依稀看到一點鞍山的模樣,像極了一頭垂垂老矣卻又忽然煥發新生的老馬,整體的色調由之前的墨灰色在向著夏意綿綿的墨綠色轉變。
回過頭來,看著眼前,是水流不急的沉橋江。緩緩流水沒有激起一點白沫,也沒有發出轟隆的流水之聲,實在是算不上湍流。
看著這條江,葉撫想起了駱風貌。先前和駱風貌說沉橋江的江神因為那八座橋的沉江,受到了影響。其實這只是葉撫的委婉說法,事實上,沉橋江裡的正統江神早就已經沒了,被一個私授神所替代了。他沒有告訴駱風貌實情,也不過是為了讓他還有一些希望去抓住機會。
「好一個偷梁換柱……」葉撫呢喃一聲。
「先生你在說什麼?」秦三月離葉撫近,聽到了他的聲音。
葉撫搖搖頭,便沿著河岸走著。河岸長著不少青茅,青蔥碧綠一片,若是在平常風一吹便會有白絮飄飛。
天上下著點小雨,落在身上有些清爽。撐著油紙傘走在青茅叢裡,給葉撫一種煙雨平生的感覺,倒是想寫點什麼,想著想著便又覺得矯情便作罷了。
越過青茅叢後,抬頭望去,能夠在邊際線上看到明安城的城牆了,如同一條墨青色的帷幔鋪在地上。離臨安城已經沒多少路了,但走官道還是繞半座山,這樣的情況下,走水路是不錯的選擇。
「老師,那邊有船家。」秦三月指著不遠處搭在江邊的小木屋說。
「去問問吧。」葉撫轉身走向那邊。
近了小木屋,便能看到系在其後木樁上的蓬舟,正隨著不急不緩的波瀾搖晃著。
葉撫上前敲了敲門,從裡面傳來沙啞的聲音。
「來了。」
門向外推開來。說是門,其實就是一個用藤蔓將竹子並列綁在一起的擋板。
六十歲模樣的老頭浮現在視野裡,他看了看葉撫幾人然後笑著問:「搭船還是問路。」
「搭船到對岸去。」
「等等。」說完,他轉身進了木屋。木屋裡裝置很簡單,一張床,一個櫃子,一個凳子以及一個燒火做飯用的火坑,牆壁上掛著一些幹辣椒和臘味。
胡蘭扯了扯葉撫的衣角小聲問:「先生,為什麼做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