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第1/2 頁)
天賜良機,一時人情洶洶,反對派們趁機在西長安門的大街小巷貼出謗書:權臣張某父死不奔喪,居心叵測,陰謀逆反,篡奪皇位!逆賊不忠不孝!天誅地滅!
萬曆皇帝採取必要的應急措施,捍衛敬愛的張先生尊嚴,他果斷下達敕諭,告誡群臣:
&ldo;群奸小人,藐朕沖年,忌憚元輔忠正,不便己私,乃借綱常之說,肆為擠排之計。欲使朕孤立於上,得以任意自恣,殊為大逆不道,傾危社稷,大傷朕心。茲已薄示處分,再有黨奸懷邪,欺君無上,必罪不宥。&rdo;
皇帝的金口玉言稍稍平息了各種謗議。
第十一章 餘音迴蕩
張江陵以奪情為清議所不容,然其能自任天下之重,江陵之秉國,誠可謂安不忘危,得制治保邦之要矣。
‐‐朱彝尊《靜志居詩話》
小進士的抗爭
明朝政局本無心平氣和的局面,張居正也不是位氣量恢宏的大臣。吳中行、趙用賢、艾穆等人遭受廷杖酷刑,皇帝也再三懇切挽留張居正,還是無法動搖輿論。
就在廷杖後的第二天,又一位年輕人挺身而出,再次彈劾張居正&ldo;奪情&rdo;。這個年輕人叫鄒元標,是當年的新科進士,在吏部觀察學習,正好遇到首輔不奔喪還摧殘異己,義憤填膺的小鄒要做最後抗爭以捍衛綱常。
鄒元標寫成此疏後,悄悄揣入懷中,入朝時,正巧看到吳中行等人被打得血肉橫飛,他在一旁切齒頓足,怒不可遏。
鄒進士又厚加賄賂太監,把奏疏交給他們,得以呈進給皇帝。
鄒元標&ldo;立朝,以方嚴見憚&rdo;,這道奏疏寫得比吳、趙、艾、沈四人更為尖刻。他從否定張居正新政出發,認為此人驕橫自大,不堪重用,皇上以&ldo;奪情&rdo;挽留張居正是大錯特錯的決斷,張居正雖有小才,然其學術偏激,雖有大志,太過剛愎自用。
在鄒進士眼中,張居正的改革措施古怪弊多,限制州縣入學人數,妨賢誤國;官員今日進言而明日獲罪,言路阻塞;處決人犯設定定額,濫殺無辜等等。
他還明裡暗裡譏刺皇帝:幸虧張居正只是喪父丁憂,還有挽留餘地,要是哪天首輔歸天,陛下難道還就不學習了?志向就堅定不下來了?
罵完皇帝,鄒元標繼續大罵首輔父死不奔喪,還聒不知恥自詡自己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事,其實就是個喪心病狂的畜牲。
&ldo;不顧傍人之非,恤匹夫之小節。非病狂喪心,有此言哉?先朝李賢,奪情起復,羅倫力排斥之。居正之不歸,蓋無情之可奪,無復之可起,遠非賢之儔矣。&rdo;
鄒元標在此提到的李賢、羅倫正是明朝史上一次奪情風波的主角。李賢是河南南陽人,天順、成化年間的內閣首輔,為官清廉正直,政績卓著,是難得的治世良臣,卻由於&ldo;奪情&rdo;起復一事有損英名。
他的學生羅倫當年也抗疏論李賢起復遭到貶謫。巧合的是,羅倫亦為江西吉安人,是鄒元標的老鄉。
鄒元標的奏摺給羅倫打了個大大的廣告,一時羅倫疏貴,反對奪情的官員們爭相購買羅倫劾李奏疏,從中尋找劾張利器。
張居正卻&ldo;恨屋及烏&rdo;地蔑視羅倫小子乃無知腐儒,百般同情理解老前輩李賢,佩服李大人的忍辱負重,甚至特意為李公建坊紀念。
再說鄒元標,奏摺的最後,他危言聳聽地&ldo;展望未來&rdo;:張居正一個人不足惜,如果後世再有覽權戀位的人,全都學習張居正,以致竊權篡位,危害社稷,遺禍深遠。
此疏一上,轟動朝野,鄒元標也從默默無聞的無名小輩一舉變成天下讀書人敬慕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