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亡命鑄劍人(第2/5 頁)
“小官人您是隨老師來處州的?”老人的眼睛突然眯了一下,試探著問道,“不知您是否就是那位忠心事師、拒詔辭官,跟隨秦學士來處州的小秦官人?”
“老丈過譽了,在下秦剛,這次的確是隨恩師秦宣德來處州。”秦剛一聽此話倒是有點驚訝,沒想到自己的名聲能被傳得到這個偏僻的地方嗎?
果真,老人立即喚過那個年輕人過來,一起給秦剛施禮道:“老漢一介草民,不過有一長兄在處州城中謀事,前日帶了話來,說處州幸得秦宣德來任監酒稅,帶得今年的酒業興旺。連帶得官府因多收到錢,便給城中孤老的月錢都漲了一倍,還多有修路施藥,處州的百姓都在歌頌秦宣德哩!”
聽聞老師在百姓中的名聲甚好,秦剛也是非常興奮,回禮道:“恩師一心為公,都是應盡之事宜。”
老人繼續說道:“老漢還知,秦宣德這酒稅收得好,多是虧了你這位得意弟子幫山哈人改良出來的綠曲醇賣得好。而且這次小官人來我龍泉,也是為了取章家那批青瓷酒瓶的貨吧?”
秦剛略有驚訝,但又想到龍泉地小,自己這筆生意卻是不小,相互知曉也不意外。只得抱拳笑笑。
老人向店鋪外面小心地看了看,再道:“既是秦小官人想來了解這龍泉寶劍之事,不妨到裡屋坐坐,聽老漢與你細細講來。”
秦剛見此事果有隱情,便與趙駟一同跟了進去。
老人讓兒子索性將店鋪之門關了起來。這時才長嘆一聲道:“自古這手藝之人,最怕之事便是朝廷的‘和買’!而秦小官人看到今天龍泉鑄劍鎮的這個情況,便是拜這‘和買’所賜啊!”
老人這麼一說,秦剛心裡便大致明白了幾分。
當初他在京城發售“銀霜炭”,趙子裪就曾用“和買”一事來威脅過他:但凡民間所產之物,一旦被列入“和買”名單,輕則相關的這些人家有可能會傾家蕩家,重則將會完全地禍害到一方的百姓。
“說起來這事情,就要提起這朝中的太常博士何執中何伯通,他乃是我龍泉縣出的進士,現在據說是做了王室的侍講。只是因為他在幾位王爺面前提及了龍泉寶劍乃天下兵器之冠,宮中便給龍泉縣發來了‘和買’的訂單。”
秦剛點了點頭,想必宮中給出的第一份訂單上的價格不會太低,甚至還會高於平常價,以示這是朝廷的恩典。
只是這份訂單卻不會直接到達百姓的手中啊,只要經過層層地下發,那“雁過拔毛”的慣例便就少不了。每過一層,都會在這價錢上消減一二,以作為自己的從中抽成。於是乎,拔來拔去,等到了龍泉縣,這一把龍泉寶劍的價錢,估計就也只能剩下幾十個銅板了。
“你說要只是白做一些寶劍送到宮中也就算了,但是,這‘和買’的單子下來了,誰還不想借這個機會在裡撈上一筆呢!”老人繼續說道,“尤其是到了州縣這一層,沒有什麼油水即撈了,就開始想些別的點子。這新來的張知州便宣佈要成立官造劍坊。可誰都知道,進了這官坊就相當於賣身為官奴啊!可如果是不想去的話,就得交這免役錢,一家三個人,一人五十貫。”
“無恥的貪官。這《免役法》豈是被他們這樣子來用的嗎?”秦剛也恨恨地說道。
“知州搞完了,知縣也要搞錢啊!”老漢繼續說道,“有個天殺的押司給知縣出了個餿主意,說是龍泉寶劍遇盛世,劍身可出七星古紋,此等寶劍便是天子親政的祥瑞可獻。於是知縣帶人逼著各家去鑄出七星古紋劍。可這種七星古紋寶劍向來只是在傳說中有過,誰家也沒親眼見過啊!所以,這鎮上能鑄劍的人家,抓的抓、罰的罰、逃的逃,全沒有了。留下我們這些沒用的人,只能賣賣小官人說的‘騙人的’東西混口飯吃。”
“小子一時口不擇言,還望老丈諒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