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第1/2 頁)
國內一些說法認為,莎士比亞是&ot;自學成才的典範&ot;,這種在中國改革開放某個特定時期所用的詞彙,不應該隨便用於16世紀的莎士比亞身上。當時的英國國策並不鼓勵小鎮上的農民自學成才。還有一種說法認為,&ot;培根是莎士比亞&ot;的說法已經&ot;破產過時&ot;,這也令人生疑。連英國人自己都沒有定論的事情,我們中國人怎麼能下如此結論!
可以說,沒有《第一對開本》,就沒有莎士比亞。那麼,在沒有《第一對開本》原本參照的情況下,在上面的問題都不能提出回答的前提下,就匆忙下結論,這似乎不太符合探討精神,更與今天網際網路時代一切交由讀者判斷的潮流相違背。
我認為,這是一部人類歷史上最具懸唸的偵探小說,可能永遠沒有結局。但重要的是,我們已經有多種選項。在網際網路大行其道的今天,也許我們正需要多重選項,而不是某個專家的某個結論。
英國人自己早已提出一個候選名單:
弗朗西斯·培根:出身貴族,最後達到位高權重地步
愛德華·德維裡:英國伯爵,受過相當高的教育,詩人,劇作家
c·馬洛:莎士比亞同時代劇作家。
威廉·斯坦利:伯爵出身,受過最好教育,旅行家,有文學與戲劇知識。
羅傑·麥內斯:英國伯爵,對丹麥十分了解。
究竟誰是莎士比亞?如果上述這些人都不是莎士比亞,那他們知道真正作者是誰嗎?他們參與其中否?
現在北京同心出版社出版了由張放翻譯的《莎士比亞密碼》一書,目的旨在向中國讀者介紹一種可能性的存在:弗朗西斯·培根就是莎士比亞。
可以說,這對國內所謂權威說法構成挑戰。其實,《莎士比亞密碼》作者真是個非常認真,態度誠懇的研究者。不聳人聽聞,更無意炒作,作者只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系統地寫成一本書。國內第一次聽到這個結論的人,應該為數不少。可能會感驚訝,更有莎士比亞迷會憤怒。可我認為,給讀者多一種選擇,讓讀者自己思考,這就是譯者執意引進此圖書的真正目的。莎士比亞已經成為人類史上最具懸念小說的主人公,只是結局需要感興趣的人們自己找尋才更有樂趣,也因此更具挑戰性。
《莎士比亞密碼》,作者:(美國)弗·菲羅斯 譯者:張放
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1月1日出版。25元。
莎士比亞真假劇本之謎(1)
杜漸
《大地》〔2002年第23-24期〕
年前到英國,朋友帶我專門到史特拉斯堡去遊覽了一天,算是去「朝聖」了,據說那是莎士比亞的故鄉。我們參觀了莎士比亞的故居,也就是所謂他的出生地點,又乘車到一里遠的地方去看他妻子家的故居,最後還去看了他後來買下的大房子。如果把這次旅行當作「文化之旅」,那可是叫人十分失望的。
要知道這所謂故居者,全是後來好事之徒給硬安上去騙人的假貨,假得令人無法相信,實在沒有什麼意思,令人大有上當之感。
這一切安排全是為了賺取遊客金錢而搞出來的玩意兒,這個莎士比亞故居每年能吸引上百萬的遊客,付出數百萬英鎊來一睹莎翁故居及買紀念品,這可是旅遊業的一宗好生意呢。
不過在參觀之後,據導遊中一位上了年紀的英國女士介紹,我得出的印象是這個名叫莎士比亞的目不識丁的鄉紳,是一個錙銖必較的高利貸者,為了幾英鎊可以同人打上幾年官司,為了擴大自己的院子千方百計把鄰居逼走,寫遺囑很刻薄地只分給妻子一張「次好的床」,這樣一個沒有受過良好教育,連字都不懂得多少個的庸俗市儈,怎麼可能叫人相信他會是那個寫出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