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1/3 頁)
作者點評:
綜觀世界歷史,諸多國家和地區皆曾經歷封建主義的發展階段,而貴賤尊卑的等級社會和自給自足的農本經濟構成封建主義的普遍現象,奧斯曼帝國也不例外。奧斯曼帝國是建立在聖戰基礎上的龐大封建帝國,透過領土的兼併形成了遼闊的版圖,囊括了亞非歐大陸中央地帶的不同教派和諸多族群。奧斯曼帝國延續了阿拉伯帝國的歷史傳統,一方面具有濃厚的伊斯蘭教色彩;另一方面奉行相對寬容的宗教政策。米勒特製度提供了穆斯林臣民與非穆斯林臣民長期並存的社會框架,避免了同時期歐洲基督教世界宗教迫害現象的發生。不同宗教信仰的諸多族群儘管處於貴賤尊卑的不同社會地位,卻得以在伊斯坦堡蘇丹的統治下相安無事,奧斯曼帝國呈現出馬賽克鑲嵌的斑斕色彩。在近代西方衝擊的大潮到來之前,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亞非歐大陸中央地帶具有農本社會的典型特徵,個體生產和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佔據主導地位。農業無疑構成基本的生產領域,土地則是首要的財富來源。在國家土地所有制的條件下,農民依附於土地,進而依附於封建國家。
[1] 路易斯:《中東:激盪在輝煌的歷史中》,鄭之書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426頁。
[2] iber, c, the ottoan epire, 1300-1650, p2
[3] 布羅克爾曼:《伊斯蘭各民族與國家史》,孫碩人等譯,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第345頁。
[4] shaw, s j & shaw, e k, history of the ottoan epire and odern turkey, cabrid 1976, vol1, p126
[5] shaw, s j & shaw, e k, history of the ottoan epire and odern turkey, vol1, p150, p126
[6] 馬茂德:《伊斯蘭教簡史》,吳雲貴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401頁。
[7] 戴維森:《從瓦解到新生》,第56頁。
[8] shaw, s j & shaw, e k, history of the ottoan epire and odern turkey, vol1, p157
第六章 奧斯曼帝國的文化成就
一、奧斯曼帝國文化的演進氛圍和歷史地位
伊斯蘭文化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柏柏爾人諸多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奧斯曼帝國的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奧斯曼帝國疆域廣闊,境內民族和宗教眾多,除了突厥人之外還有阿拉伯人、波斯人、猶太人、希臘人、亞美尼亞人、匈牙利人、阿爾巴尼亞人、保加利亞人和塞爾維亞人,等等,除了伊斯蘭教之外還有基督教和猶太教,等等。帝國境內諸多族群文化積澱深厚,社會交往明顯擴大。帝國位於亞洲、非洲和歐洲的交匯處,與基督教文明、波斯文明和印度文明交流密切。因此,奧斯曼帝國的文化也是一種相容並蓄的複合文化,主要包括以下文化要素:突厥人特別是奧斯曼人的固有文化、古典伊斯蘭世界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基督教世界的文化、波斯文化與印度文化。奧斯曼帝國的文化演進,彷彿涓涓溪流匯成滔滔江河一樣,長達數百年之久。奧斯曼人的征服、奧斯曼帝國的統治、社會結構的變化、諸多民族的融合和伊斯蘭教的傳播,無疑構成奧斯曼帝國文化演進的深層背景。尤其需要提及的是,帝國雄踞世界數百年,經濟長期保持繁榮穩定,多位蘇丹承襲哈里發的宗教寬容政策,積極支援發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