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 章 雙份月錢不好拿(第1/3 頁)
曹祤聽完若有所思,哪邊下的手不好說,推波助瀾的肯定不少。
大家心裡都清楚,就是三阿哥幹了什麼,皇上也不會拿他怎麼樣。
頂多也就罰他上門弔唁,扣幾個月俸祿什麼的。
照這個想法順下去,幕後之人很可能明面上算計三阿哥,實際上算計負責戶部之事的太子。
曹祤無意識的皺起眉,康熙不想讓他管,太子面上故意疏遠他,這事情沒個合適的切入點,他插不了手。
插手對他、對曹家沒什麼實質性的好處,還可能捲入一些奇怪的事情。
曹祤手指在桌上輕點,適當的幫助太子可以,但前提是不能讓自己和曹家賠進去。
不能小看了太子,也不能小看了三阿哥,沒準還是自導自演呢。
以歷史上太子的實力心計來說,絕對比他能打,想通這裡,曹祤決定不摻和進去,把舞臺留給太子。
隨後,他以看戲心態簡單和舒格說了幾句,拐彎抹角的提醒,別在繼續關注此事,要是不小心捲進去就不好了。
舒格吃糕點的手都沒停,眼神回覆他懂。
翌日,御書房中。
不少平日互相看不順眼的官員們跪了一地,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想著要借勢讓皇上打消追回戶部虧欠的打算。
中間還夾雜著不少褚從心的同窗好友、御史臺的御史。
眾人目的各有不同,你一句我一句,導致一向安靜的御書房熱鬧異常,聽得梁九功冷汗直冒,恨不得衝上去讓這些人閉嘴。
沒見皇上臉色都不好了嗎?
康熙也不阻止,較有興致的端著茶,豎著耳朵聽了一圈,發現這些大臣的想法主要分為幾種
“諸位阿哥不能再放任下去”
這是想讓戶部消停點的。
“請皇上徹查此事,還死者清白”
這估計是褚從心的好友,不過他第一時間就派人查了,明面上沒什麼疑點,只能說老三真是倒黴。
看看要不要讓這孩子去寺廟拜拜了,運氣太差。
康熙再轉頭聽下一個時,就聽到某官員左右討好的道:
“是啊,王大人說的對,是啊是啊富察大人說的對”
他端茶的手一顫,默默記下這人的名字。
一杯茶喝完,康熙也聽的差不多了,看著下面緩緩開口:“行了,朕派太醫去查過了,人是因病去世的。”
書房中霎時安靜下來。
跪在前排的幾位官員交換個眼神,迅速達成共識,他們可不管太醫說什麼,反正不能讓事這麼過去。
於是在有人帶頭開口質疑後,又開始七嘴八舌爭論起來,剛平靜沒一會的御書房,再次炸開鍋。
“褚大人為國為民,已有不少百姓自發在其府門前弔唁。”
“褚大人公正廉明,卻被三阿哥逼死,百姓們議論紛紛,戶部虧空是要查,但此時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康熙聽的頭疼,面色變冷看著帶頭那人。
直到有不少官員敏銳的察覺氣氛不對,悄悄閉上了嘴,書房中的聲音越來越小
完全消失後,康熙才冷哼一聲:“去請太子進來。”
御書房外,太子早就得了訊息,帶著三阿哥在門口候著,聽到康熙叫人還轉頭匆匆安慰了兩句。
三阿哥整晚都沒睡好,沒什麼精神,此時心中一暖,小聲說了句沒事,讓太子趕緊進去。
梁九功進來時,便將看到的這一幕悄悄在康熙耳邊說了,康熙在心裡暗暗點頭。
太子眼看著沉穩了許多,他心甚慰啊。
“起來吧,三阿哥的事,你怎麼看。”
康熙滿意了,讓兒子起身,順便問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