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5 頁)
,只要名字記錄在案的,最少也給2000塊錢紅包。
“什麼,居然給我5萬紅包,多不好意思呢?”黃海波嘴中說著不要,但卻死死的抓著紅包,生怕王啟年反悔了。
王啟年好爽的說道:“拿好吧,說好給你的,就不會反悔!”
其實,王啟年嘴裡面這麼說,心裡面卻是發虛的。
實際上,電影的分成收入高達200多萬元。能拿到5萬塊紅包的,也僅是屈指可數的幾個人。
接下來,王啟年再將紅包給了張晶晶、溫崢嶸,她們兩人戲份其實超過黃海波,但同樣是拿五萬塊的大紅包。
這主要是因為,王啟年並不希望因為分贓不均,而讓大家心裡有疙瘩。
黃海波、張晶晶、溫崢嶸三個戲份比較多的同學都是拿5萬元紅包,這是王啟年對他們的提前的拉攏。
這個年代的演員片酬一般都不是很高,國內的一些頂級明星,最高的片酬才是兩三百萬級別。二線的明星,電影片酬可能才二三十萬元。
至於演電視劇,一集片酬幾千塊錢。整部幾十集的電視劇,演完之後,能賺到十萬塊錢,已經很不容易了。
所以,拿五萬塊錢的紅包,在幾年後真不算什麼。但現在……足以讓電影學院裡面的學生羨慕妒忌恨啊!
尤其是,黃海波、張晶晶他們三個,還是沒什麼名氣的在校生,就能拿這麼一大筆的紅包!於是,表演班不少的同學,不免會想入非非,覺得自己也能行。
這等於是王啟年的小夥伴公司做了一筆“千金市馬骨”的活廣告,今後他再到北影校內招人拍戲,肯定會有一大波同學,搶著前來試鏡。
另外,就是剪輯師張老頭,也就是王啟年和杜傑的便宜師傅,他也是拿5萬元的紅包。這筆紅包給出來後,張老師也顯得和藹了不少,對王啟年和杜傑抽空給他們開小灶。
張老頭原名是張師古,雖然並沒有讀過電影方面的大學,但是,做剪輯卻有三十多個年頭,其剪輯方面的經驗和手藝,書本里面未必能細緻的教!
即使將來隨著技術發展,剪輯技術逐漸是把膠片數字化處理,在電腦上用軟體剪輯,雖然工具越來越先進了,但是,傳統的剪輯師的經驗,也絕不過時。
這就像寫作一方,即使把紙張和筆,換成了電腦鍵盤,但是文字創作的經驗和技巧,其實還是一脈相承的。
剩下的,燈光趙老三、劇務老李、化妝師張人之也僅拿3萬塊錢紅包。楊薇薇、高壯、王小強等等幾個在電影裡面露臉的非知名演員,也各自拿到了2萬塊錢。
最後就是劇組的那些打雜的跑龍套的,王啟年、杜傑、李解和郝藝等人,也分別登門拜訪,最少給給2000元紅包。
在派發最後一個紅包之後,還剩下3萬多塊錢。
這筆錢,王啟年也沒有留下分文,而是在大酒店請客,算是遲來的《命運之門》票房大賣,以及小夥伴文化公司成立的慶祝宴。
……
ps:第二更,感謝笑笑流浪虎、眼閱心明慷慨打賞。
第八十五章 慶功宴
慶功宴舉辦日期選在12月12日這一天。這年頭,連雙十一都沒有,更別提雙十二。所以,這一天也就是一個很平常的日子。
當然了,未來就不一定了。
王啟年先後選雙十一和雙十二的日子,分別召開小夥伴公司的成立會議和對外宴請賓客,本質上,也說明了他對這兩個特殊日子的“佔有慾”。
1998年12月12號,傍晚七點鐘。
北影小區,明清風情街,一棟古色古香的酒樓。門前停車位已經擠的爆滿。
因為,小夥伴公司將宴請賓客的地址,選在這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