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左牽黃右擎蒼(第2/4 頁)
到侄兒,他哥來也沒見到,我就多想了,以為弟妹這是故意不讓我們見面。”
“那沒有,”這次白玉蘭回的痛快,因為你們還不值當我們特意躲:“是不巧真沒在。我那小女婿帶著我閨女,一早就出門去縣裡拜訪先生。前兩天給縣裡送的貼子,昨日那面回帖說今日有空,一早就走了。”
而且不止羅峻熙和小麥不在家。
她大閨女大女婿、二閨女和二女婿通通不在家。
朱興德是帶著小稻和甜水,去他姥孃家西山鎮走親戚。
說起這個,白玉蘭難免就在心裡對比著羅家和朱家的親戚。
老羅家的親屬是眼見有好處才頻頻登門。
為啥說拒絕幫忙還有好處呢。
白玉蘭也是才搞懂。像羅峻熙成為舉人老爺後,不一定非要答應你辦什麼事,你才會借上光。像是這位伯母和堂哥往後只要提出一個姓的親堂兄弟是羅峻熙,那在買賣方面啊,包括本地人緣上,都是有許多無形的幫助的。畢竟有時候你不用開口說話,人家可能想交好羅峻熙就給你辦了。
再說回大女婿那面的親屬。
德子的姥姥和二舅就比羅家親屬強出許多。
像是明知道德子已經回來了,可能還會有大出息了,居然沒來。
倒是上次來串門,德子的姥姥知道外孫也出去送糧了,還是自己作的,主動提出要送糧。居然在扔下小狗、帶來的粘豆包後,私下裡非要塞給小稻五兩體己銀。
當時那場面互相撕吧的,就跟要幹起來似的。
小稻死活不要。
老太太死活要給,說是心意讓別吵吵,以免被二兒子聽見。可見沒人知道她偷存五兩的事。
且那老太太對小稻單囑咐過,看你吃住在孃家,德子還惹禍給你兩位妹夫也帶走了,我是真怕你爹孃看不上他。擔心你兩個妹妹也對你沒好臉色,就想著,這點兒體己錢給你,萬一德子不在家,你缺啥少啥能不短手。差一不二的,就給孃家買點兒啥吧。
總之,德子的姥姥,那位老太太有自己的一套思維。咋解釋都解釋不清,有些事情還不能實話告訴她。就這麼的,小稻只能收下銀錢。
等到大女婿回來後,她大閨女急忙告訴德子:“姥姥來了,還從棉褲裡掏出五兩熱乎乎的銀錢,那五兩錢零散的呀,你都想象不出她是怎麼藏的,而且棉褲裡也不是棉花呀,我看有好些柳絮。那都不暖和。”
所以大女婿沒等年後就去串門。
朱興德帶著足足的新棉花,給老人買的新年衣裳料子,又拉著不少白麵大米,讓小稻將那金銀首飾都戴上,再抱著甜水趕車去西山鎮榮歸故里了。
至於老二滿山和小豆是今兒一早趕車去縣裡逛街。
一方面滿山要去縣醫館拆線,他胳膊傷縫了好幾針,再給六子捎些藥。
走時就說,順便還要逛街,買些年貨,從成親到現在小兩口沒有一起溜達過,想去縣裡飯莊開次葷,晚上不用等吃飯。
本來白玉蘭是不太贊同的,開葷就在家開唄,為孩子們回來老頭子都殺豬了,殺豬菜排骨家裡都有。但擋不住她有個敗家娘。
小豆才說完,秀花就舉雙手支援,還大方地給了贊助誇獎道:“對,小兩口就該這樣,年紀輕輕的,往後嘗新鮮啊長見識啊,第一次都要一起來,到老了,記性不好想不起來,還能有個伴幫你回憶。沒事兒多溜達,噯,就溜達。要不然拼了命的想出人頭地、想多掙錢為幹啥呀?人都是吃五穀雜糧還俗的,那多少得會享受享受。”
要秀花這種思想,如若朱興德是與生俱來的出息後不想錦衣夜行,那受秀花潛移默化影響最大就是羅婆子。
這不嘛,白玉蘭懟走了羅峻熙的伯孃,進院先和羅母聊幾句是怎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