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頁)
現�€,曰大窮,曰眾安。南方之紘,曰都廣,曰反戶。西南方之紘,曰焦僥,曰火土。西方之紘,曰金邱,曰沃野。西北之紘,曰一目,曰少所。北方之紘,曰積冰,曰委羽。)八紘之外有八極。(《淮南子》雲:東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蒼門。東方曰東極之山,曰開明門。東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陽門。南方曰南極之山,曰暑門。西南方曰編駒之山,曰白門。西方曰西極之山,曰閶闔之門。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門。北方曰北極之山,曰寒門。)八極之廣,東西二億三萬三千里,南北二億三萬一千五百里。夏禹所治四海內地,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地東西為緯,南北為經。(《周禮》又云:東西為廣,南北為輪。)《爾雅》雲:東至於泰遠,西至於邠國,南至於濮鉛,北至於祝慄,謂之四極。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言所居近於海。)《纂要》雲:嵩,泰,衡,華,恆,謂之五嶽;江,河,淮,濟,謂之四瀆;上,中,下,謂之三壤;山林,川澤,邱陵,墳衍,原隰,為五土。(《周禮》:大司徒辨五地之物,一曰山林,其動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皂物;二曰川澤,其動物宜鱗物,其植物宜膏物;三曰邱陵,其動物宜羽物,其植物宜竅物;四曰墳衍,其動物宜介物,其植物宜莢物;五曰原隰,其動物宜裸物,其植物宜叢物。)《物理論》雲:地者,其卦曰坤,其德曰母,其神曰祇,亦曰媼。大而名之曰黃地祇,小而名之曰神州,亦名后土。(黃地祇,舉八極之內地;神州,王畿方千里內地神也;后土,社也;社,地主也。所在皆得言之也。)
§事對
【坤元 祇位】《易》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河圖》曰:地之位,起形於崑崙,從廣萬里,高萬一千里。神物之所生,聖仙之所集。
【廣大 博厚】《易》曰: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莊子》曰:夫地非不廣且大也,人所容足耳。《禮記》曰: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
【八柱 九則】《河圖》曰:天有九部八紀,地有九州八柱;天地精通,神明列序也。《離騷》曰:地方九則,何以墳之?注云:墳,分也,謂之九州之地,凡九品,禹何以能分別之乎?
【經緯 廣輪】《家語》曰:地東西為緯,南北為經;山為積德,川為積形。周禮,大司徒掌天下土地之圖,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
【五物 十形】五物見前敘事注。楊泉《物理論》曰:夫土地皆有形名,而人莫察焉。有龜龍體,有鱗鳳貌,有弓弩勢,有斗升象,有張舒形,有塞閉容,有隱真之安,有累卵之危,有膏英之利,有塉埆之害。此十形者,氣勢之始終,陰陽之所極也。
【母德 媼神】楊泉《物理論》曰:地者,其神曰祇,其卦曰坤,其德曰母。《漢書》曰:惟泰元尊,媼神蕃厘,經紀天地,作成四時。注云:媼,地神。
【絕維 演絡】《列子》曰: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天子,怒而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歸焉,而為渤海。張衡《西京賦》曰:爾乃振天維,演地絡,蕩川瀆,簸林薄。
【亥步 章極】《山海經》曰:帝令豎亥步,自東極至西極,五億十萬九千八百八步。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淮南子》曰:禹使大章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四柱 九囿】張華《博物志》曰:崑崙東北地轉下,有八玄幽都,方二十餘萬里;地下有四柱,廣十萬裡。地有三千六百軸,互相牽制。《洛書》曰:人皇始出於堤地之口,九男兄弟相像,以別長九州,為九囿。人皇乃有中州,制八輔。
【流謙 貴貞】《易》曰:地道變盈而流謙。《漢書》曰:天道貴信,地道貴貞;不信不貞,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