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5 頁)
作者:寒潭秋水
申明:本書由霸氣 書庫 (。。)自網路收集整理製作;僅供預覽交流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歡;請支援訂閱購買正版。
正文 第一章 山野 第一節 山野秋居
行行復行行。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到達了距半島濱城有千里之隔的邊陲縣城——茂林縣。
在縣城不大的廣場上開了歡迎會,改乘汽車沿著彎彎曲曲的省級公路,穿山越嶺,跑了小半天后,李剛等十一個知青終於來到了老虎城子大隊二隊插隊落戶。
帶頭歡迎他們的是小隊長張有吉。
張有吉是個五短身材的粗壯漢子,四十二三歲,是土改時的老黨員。扶犁趕車,水田旱田都是一把好手。說話時黃眼珠不停轉來轉去,透著精明之色。
他將知青們安排在四間草房住下,說房主已遷到外地,是小隊特意為知青們將房子買下安家用的。社員們熱情的幫助知青們將行李搬到草房裡。
草房東面一間房,房中間是相隔一米多寬的過道,過道兩邊都是土炕,叫做“對面炕”,安排男知青住;西面兩間房,只一鋪炕,安排女知青住。兩房之間是灶間,灶間裡鍋碗瓢盆、水桶扁擔、水缸飯桌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連柴米油鹽、醬醋調料都準備好了。據說是縣知青辦逐個知青點檢查安排落實的。
當天晚上,大隊在村裡小學校開了個隆重的歡迎會。
為答謝廣大貧下中農的深情厚意,杜麗萍演奏了小提琴獨奏曲“山林之春”;趙建華演奏了二胡曲“賽馬”;譚麗、杜麗萍、於建華、楊黎明的集體舞也是少不了的。李剛打了一套“少林長拳”,博得年青社員的一片掌聲。
接下來三天,由大隊林場技術員王成義當嚮導,在大隊婦女隊長王玉蘭的陪同下,參觀了大隊林場、人參園子、木材加工廠和抗聯密營遺址。最後,登上了北面海拔二千餘米的河川嶺。
站在嶺上向南望去,只見群山疊嶂,溝壑縱橫,薄霧在山頭繚繞,公路像一條輕柔的帶子在山間迴轉,公路兩邊三三兩兩的房舍,猶如結在老藤上的一串待人採摘的果子。正值深秋季節,滿山的紅楓,像燃起了漫山遍野的火焰,又如天上落下了七彩晚霞。樹上的秋葉,在凜冽秋風中,仍然透著勃勃生機,陣風拂過,宛若一群綵衣飄飄的仙子在樹梢婆娑起舞,紅袖搖曳,儀態萬方。萬樹叢中聳立著一些拔地而起的陡峭山崖,崖上苔蘚班駁,綠衣片片,像極了歲月久遠巨大的銅鼎。崖上的清泉流瀑,激起漫天的水霧,在陽光照射下化為彎彎的彩虹。
抬眼望,碧空如洗,雁陣南移,只留下陣陣悲涼的鳴叫聲。
美景如畫,好像一幅名家手繪的“山野秋居圖”。
知青們無不歎服天公造化之神奇,無不為絢麗的秋色所迷醉,幾乎忘記了連日來登山越嶺的疲勞。
極目遠眺,一覽眾山小。
經王玉蘭的指點介紹,知青們大致瞭解了老虎城子大隊的自然面貌:
從村口到河川嶺,是一個約六、七公里的狹長山谷,省級公路穿過谷地蜿蜒翻過河川嶺,向通林縣盤旋而去。在公路兩邊散落著七個自然屯,就是老虎城子的七個生產隊。河川嶺下,右邊次第排列著老金溝、老虎溝、黑瞎子溝;左邊是三個火山噴發後形成的盆地,分別是飛仙谷、迷魂谷、鬼谷。再遠處是一些不知名的山嶺和溝岔,無序排列,層疊而下。
老金溝是個古老金礦,曾有抗聯戰士為籌集抗日經費在此採金,現在還留有他們的密營遺址。聽說他們曾與搜捕抗聯的日軍發生激戰,抗聯戰士全部壯烈犧牲。後來,金礦在日本人掠奪性開採下,資源枯竭,無餘金可採。老金溝中長著茂密的針葉、闊葉混交林,木材儲量大,是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