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火控雷達(上)(第2/2 頁)
的郭向北真想打他兩拳。
“現在你知道也不晚,cL-2A改進圖紙拿出來我看看。”
“對,快把cL-2A圖紙給向北,這小子既然懂,那肯定不是一般的懂,說不定你們遇到的問題他一下就能解決。”
吳教授有些尷尬的看著顧富強:“那個,就拿了這一張圖紙。不過有這張圖紙也差不多,cL-l,cL-2A,以及現在研究的cL-3都是根據這張圖紙來的。”
郭向北呵呵笑著,從櫃子裡取出一張繪圖紙放在桌子上,朝吳教授道:“您別忙活了,我大概能猜到你們遇到的問題。我先畫個草圖您看看。”
哼!既然不服,那就讓你見識一下什麼才是真正的超視距!
我國機載雷達技術在2000年以前,幾乎乏善可陳。美國在70年中期就攻克了脈衝多普勒雷達,並迅速普及到所有的三代機上,形成了強大的戰鬥力。而我國跟蹤研發脈衝多普勒技術從70年代中期開始只知道原理,具體如何實現,完全是一頭霧水,只能透過一邊自主研發一邊引進外國技術,摸著石頭過河。
此時歐美的機載雷達都是採用脈衝多普勒雷達,而我國最先進的cL-2A型雷達測距器只是加大了功率,提高了作用距離,提高攻擊距離和精度,由於殲-8、殲-7b型殲擊機開始批次裝備,更好的火控雷達又沒有研製成功,空軍只能繼續研製cL-3型雷達測距器。
吳教授他們面臨的問題就是cL-3型雷達測距器只能跟蹤或攻擊一個目標,機翼可掛4個導彈發射裝置,連發間隔為0.2~0.5秒,編隊飛行時間隔小於2千米時還不允許發射導彈。
而國外裝備的多普勒雷達,對殲-6戰鬥機的探測距離達85公里,截獲距離在50公里以上,因此可比殲-6戰鬥機提前約4分鐘發現殲-6戰鬥機。
簡單的說,反應太慢,探測距離太近,無法提高戰機戰鬥力!
兩人立即圍了上來,吳教授疑惑懷疑的目光,隨著郭向北如同印刷機一樣的速度將整個雷達平面圖畫出來,變得漸漸張大......
“這,這不是cL-3型雷達測距器!卡塞格倫天線安裝位置不對!”
吳教授猛的反應過來,指著一處凸起叫道:“cL-3採用的是拋物面天線,我們把SL-2型機載雷達用單脈衝體制替代圓錐描體制,採用了可以定向發射的卡塞格倫天線。我們研究過,卡塞格倫天線如果安裝在這裡會破壞雷達波探測接受訊號。”
郭向北斜睨他淡淡道:“誰告訴你這是卡塞格倫天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