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第1/2 頁)
與其雙方都得罪,不如只得罪一個。太子性子溫和,應該不會多加計較,陰妃則不然,她向來不會在這些奴僕面前多做功夫,數年前五殿下宮中多數宮人被拔舌抽筋,那可是陰妃親自下的命令。
稍加思索,徐氏便下了決心,她看向阿錦,開口道:&ldo;既是殿下下令,可有手書信物?畢竟這是陰妃娘娘送來的人,我等也只是宮人,按令辦事,阿錦姑娘莫要為難我罷!&rdo;
手書信物自然沒有,阿錦眉頭一豎,又要發難,可惜無論她怎麼說,徐氏都不肯放人,推脫的理由十分蹩腳,吃準了李承乾性好。
別無他法,阿錦只能遣人回去告知,看徐氏的眼神陰森得彷彿在看一個死人:&ldo;若是太子得知爾等如此阻攔,只怕這慎刑司要換個掌事!&rdo;
徐氏周身一寒,頓覺不好,然而事已至此,她嘴唇張了張,只能強撐著面子不敢接話。
阿喜領著孫道人踏入了立政殿,在他離開的這段時間,靜雲連連請辭,又趁著李承乾不注意時想要收買宮人傳信求助。李承乾實在被她的小動作煩得惱了,吩咐幾名壯實的侍從堵了嘴,手臂按在背後,臂膀被掐得生疼。
&ldo;老實待著便還罷了,本宮若是想尋你麻煩,有如捏死一隻螻蟻般簡單。&rdo;語氣清淡得有如往常一樣,他向來是這樣。不過這也正常,畢竟是天之驕子,比之常人總多了一股傲氣和高高在上。
許是休息了些時候的原因,長孫皇后的氣色比之剛才好了許多,李承乾也稍稍放下了心,宮人傳來訊息,阿喜領著孫道人在殿外等候,說起這位人物,連李承乾都肅然起敬,陛下還曾經想授其爵位,不能隨意對待。
靜雲年紀尚小,又常年只和後宅家眷打交道,並不認識這位在鼎鼎大名的藥王孫思邈,這位道人少時因病學醫,後終成一代大師,其博涉經史學,又醫德高尚,時常外出雲遊,醫治百姓,在民間有很高的聲望。
孫思邈此時已經七十多歲了,發須皆白,容貌卻紅潤得有如少年。此時已然入夜,加之宮門下鑰,無詔不得入宮,阿喜找到他時,孫道長也有猶豫,只是性命攸關,又是一國之母,輕重緩急,他自然分辨得清楚。
一路上,多虧了阿喜手持太子玉牌方能通行無阻,聽身邊這位侍者口述,皇后陛下似乎因為藥毒相衝,十分危險,如今一觀面色,倒也還好。
阿青取出一方輕透單薄的絲帕墊在長孫皇后的手腕上,孫思邈告聲得罪,伸手為長孫皇后診脈。
&ldo;這……&rdo;方一查探脈相,孫思邈花白的眉皺起,原本輕鬆的心也提了起來,他組織措詞,緩聲道:&ldo;皇后陛下突然病倒,並非是中毒所致。&rdo;
他又翻了翻被阿青截留下來的香囊,憑藉著裡頭殘存的藥物,判斷出這是何物,再看過平日裡熬藥剩下的藥渣子,心中有了決斷。&ldo;蛇香子的確與藥方相剋不假,但需要大量且長時間的攝入才可以,僅僅只是一隻香囊並不足以致此。&rdo;
靜雲緊盯著孫思邈,見他逐步解釋,思緒慌亂如麻,尖牙扎入嘴裡的布巾,眼神恐怖得像是要上前掐死孫思邈一般,可惜四肢被綁動彈不得。
李承乾瞥了她一眼,並不理會,轉而向孫思邈輕聲問道:&ldo;那麼依孫公所看,是何所致&rdo;
孫思邈捋了一把長須,再三思考,才投下了一個驚天□□:&ldo;皇后陛下積毒已久。&rdo;
&ldo;這方子中多了一味,若是去之則藥方於病情無大作用但是也無害,倒也還算是補身養體的好方。若是加之則見效快卻有依賴性,長期服用此藥,不僅不能根治,毒性積累在臟腑內,一旦爆發,便是病來如山倒,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