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第1/2 頁)
他繼續侃侃而談道,“關中沃野千里,這兩年雖有大旱,但有河渠灌溉田地,其實於民生影響並不大,不過是各地多少有些刁民,不願按數繳納罷了王上實乃寬仁之君,對那些庶民還是過於寬泛了即便如此,我大秦滎陽之糧倉積穀,依然粟比滄海之水,倒不必長他人志氣,而滅我軍威風,畢竟幾位將軍還在這裡”
隗狀忙向嬴政請罪道,“王上恕罪,昌平君誤會了,老臣並無煽動軍心之意啊”
王翦掀眼看了一眼昌平君,並不多言。
蒙武垂首想了想,昌平君之言倒也有道理,秦軍便是現在就對六國多線作戰,倒也不至於要為軍糧擔憂。
李斯心頭卻劃過一道精光,王上待庶民太寬仁?不,他深諳商君之法要富國,就要收繳天下之財富與糧食積於國庫,正因如此,秦軍才成為列國糧草保障最充裕的軍隊。
正如神畫之中,各地民夫追隨反賊殺進咸陽之時,喊的是“誅殺暴秦”,而非“緬懷仁君”昌平君此時這番話語,是大有深意啊!
恰好,嬴政也是這麼想的。
自那晚看過神畫後,那些畫面便反反覆覆在他腦中迴圈,彷彿在日夜提醒他:看,只要你再蹈覆轍,你的大秦依然會成為一個短命的後世笑話!
所以眼下的嬴政,不但打算將來舍李斯、而任韓非來設定國家法度,甚至還做好以後要對庶民們寬仁些的準備。
畫中那場熊熊燃燒的火啊,它燒起那一刻,伴隨著的,是逆賊們大聲斥罵“暴秦終於亡了”的笑聲。
可他如今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或許比畫裡的自己看得還要清楚——若僅憑六國餘孽那幫烏合之眾,又豈能將大秦基業摧毀於旦夕之間?
何為逆賊?無路可退之庶民也!
也正因為如此,一直堅信法家之術可以讓大秦無比強大的嬴政,生平第一次無奈地意識到——這世間除了掌握君權與軍權的諸侯,泱泱庶民亦可顛覆朝綱!
民意如潮水,順時可撐起泱泱大國,逆時便可將國與君頃刻淹沒。
如何才能順民意?他想到的,是明赫那句“讓利於民,讓他們先度過這個寒冬”。
至少,要讓他們活得下去。
於是,昌平君之言在此時的嬴政聽來,似乎頗有幾分慫恿他,變本加厲苛待庶民之意?
這個認知讓嬴政很不滿,雖然他眼中的昌平君性子隨和、素來喜歡出言調侃同僚,此言恐怕也是無心之失
但就是在這一刻,他敏銳地對昌平君生出一絲稀薄的防備。
若他不是無心之失呢?順著這條從未想過的思路想下去,嬴政難免多往更深的地方想了幾分。
如此一來,他立刻就改了主意:煤之事想必瞞不住人,但知曉煤礦位置之人,只能是絕對可靠之人。
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李斯,倒不是他高估了李斯的人性之光,而是他了解李斯的趨利之心。
當李斯從神蹟預言中獲知,秦國來日必一統中原那一刻起,他定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忠心地守護秦國、為助秦國擺脫二世而亡的命運、為排斥胡亥繼位而努力,因為這樣做才最符合他的利益。
這樣一來,李斯豈會犯蠢捨棄前途不可限量的秦國,轉而跑去給六國通風報信?
接下來,是蒙恬和其弟蒙毅,至少在神畫之中,他們也至死未投向奸臣,一生忠於他和大秦
這樣想著,他便平靜聽了半晌、大臣們關於“要不要現在就對趙國全面開戰”的討論,順水推舟點頭道,“言之有理,那便一切照舊,諸卿去忙吧。”
便揮揮手,讓蒙恬收起了那幅巨大的輿圖。
李斯跟著眾人一同告退後,慢慢朝外走著,心中疑慮更深了,剛跨出殿門,便聽蒙恬在身後道,“李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