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2/4 頁)
而是他根本就搞不清楚這類烈性炸藥的成分,何況就是知道成分也沒用,c4之類的烈性炸藥中的成分全都是透過化工提煉的物質,在東漢末年,社會的整體生產水平根本就不可能提煉生產烈性炸藥的化學物質。
要保障武研院工場的生產,原料是個關鍵。為了保證關鍵原料,鐵料鋼料的供應,陳楚在幷州掀起了大鍊鋼鐵的運動。
如果按照東漢時期的鍊鐵方法,陳楚就是動員全民鍊鐵,產量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好在陳楚雖然是三流大學畢業的,但土高爐鍊鋼的方法,陳楚還是知道的。
於是在陳楚的指導下,工匠們及民工們在各大鐵礦山附近豎起了兩百座土高爐。徵北軍的鋼鐵產量在雲中之戰結束時,已經達到了月產鋼鐵五十萬斤的驚人水平,其中二十萬斤是鋼,也就是這個年代俗稱的鑌鐵。
如果不是鐵礦的原料有限的話,鋼鐵產量就是再翻上幾番也沒有問題。而要提高鐵礦的產量,在東漢末年這個時代,就只有增加人手,今後徵北軍俘獲的俘虜能派上大用場了。(未完待續)
第119章 有些不妙
陳楚在大力發展武研院的同時,還大力發展民用手工業,不僅以官辦的名義開設了許多手工業工場,更鼓勵民間商人開辦工場。為了提高商人開辦工場的積極性,陳楚採取了許多措施,比如,有工場的大商隊要長途販運貨物時,陳楚會派徵北軍沿途保護。在亂世,派兵保護這個條件的誘惑是非常大的。就衝著這一條,基本上所有的商人都開辦了工場。
其實,在最開始,許多商人開辦工場的目的單就是為了徵北軍能派兵保護他們的貨物。
但隨著工場運轉起來之後,許多商人發現,透過工場規模化生產出來的產品,成本更低了,他們能賺取的利潤更高了,於是,商人們改變了最初的想法,開始仔細地經營起工場來。其中,開辦工場規模最大,數目最多的要數跟徵北軍關係很密切的李泰,李泰在嚐到甜頭之後,已經將整個家族遷到了幷州,一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在幷州的工場,二是因為李泰對徵北軍控制下的幷州局勢比較有信心。
隨著各類工場在幷州的蓬勃發展,徵北軍的財政收入是翻著個地往上漲。正是因為如此,徵北軍才能以一州之地負擔起數十萬大軍的開銷。然而即便徵北軍的財政收入增長很快,要維持目前這麼龐大的軍隊也是相當困難的。
自從幷州軍團組建以來,徵北軍的財政便處在嚴重的赤字之中,到雲中之戰結束時,徵北軍的財政達到了令人心驚膽顫的最頂點,如果不盡快解決財政問題。徵北軍的財政勢必在數月內崩潰。到時產生的連鎖反應是非常危險的。
如果不是之前徵北軍在洛陽的收穫,徵北軍的財政只怕是已經崩潰了。
為了解決財政問題,徵北軍必須儘快攻下關中,依靠董卓在眉塢的儲備,足夠徵北軍維持兩年有餘。
陳楚在幷州施行的一系列措施。雖然對百姓是有好處的,但這卻觸動了傳統士族階層的利益。
為此,士族階層曾不止一次地派代表找陳楚談過,他們希望陳楚不要改變祖宗之法。不過陳楚並沒有遷就士族階層,一系列的政策該如何辦,照樣如何辦。
在經歷了洛陽的事情後。陳楚明白他無論如何做,都不可能像袁紹那樣贏得士族階層的支援,在這個層面上,陳楚由於先天缺陷,根本就不可能同袁紹這些世族出生的諸侯相抗衡。陳楚認為。於其這樣費力不討好,還不如改弦易轍,既然無法贏得士族階層的支援,那麼幹脆就自己扶植起一股與自己綁在一起的社會力量,這股力量就是商人和商人化計程車族及手工業者、工場主。
於是在陳楚割據幷州後,所採取的一系列政策很多都是促進工商業發展的。其中的許多措施是這個時代的人想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