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0 章 地理歷史農業8(第1/6 頁)
隨著影像消失不見,歷代人陷入對地震無限的恐慌,有婦人惶恐地抓住丈夫:“當家的,神說的兩漢是指咱們嗎?”
當今天子稱漢帝,那他們豈不是正在地震婦人嘴唇微顫地用神蹟語:“我們正處地龍高峰期?”
壯碩的男子喝斥:“別胡思亂想,咱倆從小到大遇見過幾次地龍翻身?少自己嚇自己。”
“可是”見她還要說話,男子大手一揮,搶先道:“神蹟還說夏末、商初、周初也地龍多呢,各家不也一代代傳下來了?”
他強自穩定心神,努力不去想天空中地龍翻身後的恐怖:“後世百姓有政府,咱們也有陛下,這些年陛下免稅減賦難道少了?”
見老妻面色慌張無錯,男子故作不屑:“怕什麼?平時多看家畜,老鼠跑蛇過道,不就提前預警地龍要來?”
察覺到她還是害怕,他把胸口拍得砰砰作響:“你當家的力氣大,地龍來了你母子先走,我斷後,決不讓房子砸到你們。”
婦人柳眉倒豎,伸手在男子腰間狠狠一扭:“你在胡說什麼呢?咱們一家人死也要在一起。”
百姓在相互安慰,朝廷在緊急商議如何安民,而天幕則在繼續講述:
【自汶川大地震後,國家開始鋪陳地震預警網,監防地震動態】
秦始皇望著眼前不斷閃現的地震資料,原來每年真的會發生如此多地震!
天幕上那些看不懂的機械臺,眼底燃氣強烈的渴望:他想要!
【東漢時期張衡製出地動儀檢測地震,我們現在利用地理資訊科技遙感,動態監測次聲波,提前預警,為民眾爭取逃生時間】
情緒剛才穩定的民眾一抬頭,就見空中有人拿著一方盒,上面顯示:地震預警,地震橫波預計xx秒到達某區。
當預警聲響起後,空中民眾開始外逃躲避歷代來不及細觀後人亮如白晝的城鎮,紛紛瞪大了眼用力記下地震逃生文字。
劉徹忍不前上前幾步,將天幕內容念出:在家中如何應對地震?
在公共場所如何應對地震?
被困廢墟該如何自救?
“好!”他忍不住握拳叫好,今天幕天下共觀,後人說的地震自救小常識天下皆知,後續只需朝廷配合天幕宣告,便能把自救法貫知每一個人。
你們愣著幹什麼?
快抄啊!朝廷做不出地震預警難道還不會抄嗎?
快看,不僅有地龍自救法子,還有滑坡、泥石流方法,快抄下來。
看著天上密密麻麻的自救法,無數君臣鬆了口氣,謝天謝地,天佑我朝。
若無神蹟廣而告之的自救法,天下不知要生起多少事端。
就在他們拭汗時,天幕又給了他們一個驚喜:
【汶川地震後,各單位和建築師在勘察震後樓體時發現,在抗震能力上,木結構古建築要比現代磚混樓房強】
一句話給了歷代信心,後世什麼都
好,但房子沒咱們造得結實,這話可是神蹟說的,不信你聽。
【為驗證古代建築抗震效果,英國故宮記錄片節目組,曾請木匠按照1:5比例復刻故宮模型,對其模擬不同震級,每次地震30秒】
實驗過程在歷代人眼前緩緩展開,看得百姓好奇不已:皇宮長這樣?
原來聖上住這裡,好大呀!
從未出過村的老人驚歎:這麼的屋得睡多少人吶?
旁人連連點頭:“難怪東頭趙老頭是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剝大蔥。”
這麼大間屋住那麼多人,東西宮的娘娘不得一大早起來幹活?
鄉民搖搖頭:唉,聖上的媳婦也不容易喲!
明
朱棣頭上緩緩升起碩